春節送紅包,本來是圖個吉利、皆大歡喜的事兒,但記者采訪發現,很多送禮人表示,拎著大包小包去領導家,不但會被拒之門外,還會被埋怨不懂事,而給領導干部的孩子發紅包,就成了新的送禮突破口。這個春節,如何給領導孩子送紅包成了不少人心里的一個“疙瘩”。據新華社
禁令難管住領導孩子
小唐家不少做小生意的親戚叫她買些好煙好酒、購物卡,再給領導孩子準備個紅包,體體面面的上門拜年。可小唐說,今年中央嚴令禁止領導干部收禮,“拎著大包小包去領導家,恐怕連門都不讓進就給趕出來了,人家還會埋怨我不懂事。”
父母和小唐商量后,決定還是以領導家快要小升初的孩子為“突破口”,直接包5000元現金。“禁令沒說不讓孩子收紅包,這樣給出去,領導收了最好,沒收大家也沒壓力。”
領導孩子出國送一萬
在杭州一家貿易公司上班的重慶人鄧先生說,雖然在杭州不認識什么領導,不用給他們孩子送紅包,可回家過年,仍躲不過“一刀”。
老家一大堆親戚都知道他在“外面發財”,家里有點困難,安排孩子找工作啥的都打電話給他求助,而他就不得不找出多年前的各種進機關的同學關系,托人在當地解決家里各種問題。
在他老家,通常人們發紅包的數額在200到500元,但鄧先生一直堅持給每個領導家孩子送1000元再加兩瓶好酒。這個春節,他也擔心有“禁令”,送禮品不好看,就決定給領導孩子的紅包“加碼”,每個2000起步。“有個特別重要的領導,孩子要去美國讀書,我在飯桌上給了一萬元,客氣說就是張機票錢,他父母也高興笑納了。”
送孩子領導常不反對
多位向領導家孩子送紅包的人士反映,現在大的風氣是好了很多,打電話預約上門拜年、請吃飯等,不是特別親密的關系,領導往往很客氣,“十動然拒”的很多。但如果說是給孩子們帶點文具,領導往往不會反對。
“再送別的禮品,拿在手里自己都緊張,領導臉色也不好,還是包一個紅包實在。”寧波一名基層干部坦言,根據他自己的感覺,“既然只剩下這一條路拉關系了,送少了不如不送。”
一名處級干部說,盡管自己家孩子過年也收到不少“叔叔阿姨”的紅包,但他都會要求妻子把賬目記好,超過1000元的,必須想方設法還回去,“一邊收別人的要送還,一邊還要送自己的領導,其實很累很煩,最好上面出個規定,領導子女不許收超過多少數額的紅包,否則視同受賄,剎住這股歪風,大家都清閑。”這名干部說。
■其他案例
私企老板請領導被斥“膽子大”
浙江某紡織公司負責人劉建國的公司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年營銷額看,都不算大企業,但是要打交道的政府部門卻不少。他向記者列舉,國稅局年底收稅,這是繞不過的單位;紡織企業污染大,環保也是必須要通關系的部門。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治理,在環保上出點小問題,對企業來說就是大損傷。”劉建國說,還有質檢、土管這些部門,雖然不用大費周折,但也都要有所表示。
“一般年前十天左右請一些領導,時間上松些。越到后面,越難約。”已成慣例的飯局在這個春節卻有了例外。劉建國連約幾個單位的相關人員,都沒有成功。
劉建國說,春節前他也像以前一樣,先打電話給酒店預約兩三天的包間,“晚了訂不到屋子,很尷尬;只訂一天的包間,領導當天沒空也很尷尬。像這樣預約幾天,大家都有回旋的余地”。
之后,劉建國聯系環保部門和質檢部門的領導,想確定大概的時間。但事情卻沒有在原先的軌道上發展,幾位領導不是要開會就是手頭有工作,不是要去親戚家就是要陪家里人,也有領導直接告訴劉建國,讓他別再請吃請喝,說這風氣要變了。
“我知道中央有規定出來,現在風聲很緊,但不知道會這樣一下子扭轉。”劉建國說,不僅紅包不能送,連飯店的預訂也要取消,準備好的十幾條黃鶴樓,后備廂里的五糧液、茅臺,也都只能存進家里的儲藏室。
劉建國說,其實去年早就聽說“管得嚴”,但畢竟到年底了,不請客吃飯、一下子改變過去的“習慣”怕有些領導“有想法”,也怕就自己“老實”。為了“不落后”,還是照例準備請吃飯,但這個春節的請客吃飯卻成了多年來第一次未請成的飯局。
“年前我打電話,我的意思還沒表達完,對方就打斷我,說我‘膽子大’,還敢弄這套東西。現在就算我有膽子送,他們也不會收了。看來這風氣真的是要變了。”劉建國感慨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