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學的興起,家長們對傳統文化也越來越重視。 記者 李漢仁 攝
海口網2月12日消息(記者 任錦雯)國學近年來在國內逐步回溫,特別是伴隨著央視欄目《中國漢字拼寫大賽》的迅速火爆和高考英語科目的逐步改革,國學更是大熱起來。針對國學熱許多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進一步發展我省的國學文化氛圍,提升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比重。
記者調查
“國學班”悄然興起
記者日前在海口市國興大道旁的一個城中村內看到某幼兒園國學堂的招生燈箱擺放在路邊,燈箱上醒目地寫著“教學內容有:黃帝內經、論語、三字經、大學、中庸、老子、易經、弟子規”。“學費1.5萬元一學期,我們的收費是全國最低的,現在這樣的學堂最高收費是12萬元,贊助費是40萬元。”該幼兒園國學堂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起了他們的收費標準。
記者調查獲悉,目前,海口市各類國學堂或培訓機構約有數十家之多,其中掛以“學堂”招牌的就有五家,學費從1節課200元到一學期15000元不等。記者從一家名叫“海口孔子學堂”的培訓機構了解到,這家學堂不僅在海口郊區開辦了寄宿式國學堂,還在市區成立了分校,短短一個月,學員就已經超過了10人。
部分英語培訓機構生意慘淡
北京市新的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見稿調整了英語和語文科目的比重,其中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考查。江蘇、山東等地相繼傳出醞釀高考英語改革的消息。在高考一向被視為“風向標”的中國,英語降溫,漢語趨熱被視為大勢所趨。
記者在海口的多家教育培訓機構調查發現,去年下半年以來,英語培訓的生意較往年明顯下滑。據國貿富豪大廈的某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去年下半年該培訓機構較往年學生人數不增反降。“我覺得主要是受到高考政策的影響,特別是像我們這種以輔導考試為主要目的的培訓機構受挫很大。”該負責人說。
調查中記者發現,此次改革風向標對英語口語或者出國留學輔導機構的影響并不太大,主要影響的是課外輔導英語作業,高考英語成績突破等應試類培訓班。
家長呼吁
不要把“國學熱”變成“掙錢熱”
隨著國學的興起,家長們對傳統文化也越來越重視。家長陳興發認為,國學熱一方面是回歸傳統文化,發揚民族靈魂的好事兒,但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走上英語熱的老路,最后又讓家長成了跟在后面買單的冤大頭。
“教育現在成了最大的商機,一有什么苗頭各種培訓班一窩蜂地上,我覺得咱們的國學教育能不能務實一些,走出書本走進生活,讓咱們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傳統文化,而不是花錢應付考試。”
“國學”人才要跟上 學校門檻要嚴把
李女士認為隨著北京等一些城市高考對語文和英語比例的改革,國學熱必然成為大勢所趨。但是讓李女士擔心的是,現在五花八門的國學培訓班雖然很多,但是正規的國學老師卻很缺乏。“我觀察,很多培訓老師都是本科畢業的中文系學生,國學積淀并不深厚,有時候只是一知半解就帶著孩子們死記硬背。”李女士說,“這樣有什么用,孩子學得沒樂趣,也不能把傳統文化真正發揚光大,我認為應該加大國學人才的培養力度,從而跟上國學熱的發展趨勢。”
委員聲音
建設《道德經》世界博物館
有鑒于《道德經》在古今中外具有眾多的研究著作、外文翻譯版本和不同的出版品,以及《道德經》在世界的影響力,省政協委員陸文榮建議省委省政府從發展海南文化產業、提升海南文化品牌的戰略高度,由政府進行專項投入,精心設計,選擇在海南文化旅游重鎮,如北部定安南宗宗壇———《道德寶章》發祥地的文筆峰,或者南部的三亞市,籌建《道德經》世界博物館,將海南省打造成世界了解《道德經》文化的宣傳重鎮,集學術研究、學術交流、文獻收藏、博物展覽和人才培訓于一體,使海南省成為世界《道德經》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道德經》文化論壇所在地。
籌建老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
陸文榮還建議我省充分利用海南的國際旅游島和南海國門的地緣優勢發揚國學,使老子學院和孔子學院都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兩大中華文化品牌。
海南可以相應建設“老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積極配合國家的“弘揚中華文化”的大戰略。我們相信,未來的“老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一定會成為海南的第二個“博鰲亞洲論壇”。
鼓勵社會各界創辦傳統文化教培機構
民進海南省委建議,首先可以通過宣傳制作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碟盤、隨身聽等,讓父母在忙碌中很容易采取有效途徑對少年兒童實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家庭承擔起對兒童傳統文化的早期教育。其次,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年齡梯段,統一編印傳統文化教材,不列入考試范疇,但必須取得一定的學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當前學科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傳統文化的現實性,激發學生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主動性。最后,建議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大膽創辦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機構,彌補家庭、學校對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不足。
?
?
?
相關鏈接
老子穿越 灰太狼得心衰 期末那些奇葩的考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