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8日消息(記者 吳丹丹)海口騎樓老街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筑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而就目前情況而言,騎樓老街部分區域年久失修,已成危樓。海口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呼吁,要加快推進騎樓老街的保護與改造。
從2009年6月榮獲首批中國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起,海口市委市政府就開始對該街區進行保護與綜合整治,積極謀劃將其打造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國際級人文旅游景區,并將街區的改造項目列入海南國際旅游島重點建設項目及海口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
2013年2月,廣受市民關注的街區水巷口北側10棟歷史建筑修繕和中山路街景街廓整治任務完成并同時開街,率先成為整個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的示范街、樣板街。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時間已過2014年,整個騎樓街區的整治工程卻進展緩慢。
到目前為止,除了對水巷口北側10棟歷史建筑進行修繕、中山路景街廓整治、騎樓旅游集散廣場正在施工外,其它街區、街巷仍然是原樣,老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據統計,列入保護范圍的12條騎樓街區的331座騎樓,其中70%屬于危樓。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年久失修的騎樓早已岌岌可危。
經過深度調研后,海口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對加快推進騎樓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改造提出建議。在政策方面,建議通過立法等形式對騎樓進行更高層面的保護。比如出臺《騎樓文化街區保護條例》等政策,規定保護區內的居民將不能隨便改變房子的結構或裝修風格。并設立騎樓文化街區保護專門機構,負責協調、指導、監督騎樓文化街區保護工作。要加強對已修繕的騎縷街區的維護和管理。
同時,啟動對騎樓老街私人房產進行收購或置換的可行性研究。倘若居民不愿修繕舊房的,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收購、置換產權等方式予以保護利用,并鼓勵所有權人將騎樓歷史風貌建筑出售或者捐贈給國家,然后由政府或企業統一開發管理。
在資金方面,可引進社會資金加快騎樓老街的改造進程。要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多種模式,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前提下,大膽引進社會資金參與改造。
在業態方面,結合文化旅游消費在調整業態方面下功夫,根據騎樓老街新功能的定位,加快商業業態調整。
最后,還要注意加大挖掘騎樓新價值的工作力度。通過組織、策劃、包裝、宣傳來搭建更多平臺,整合各種資源,更好地發揮好騎樓在商貿、文化、旅游方面的新功用。如挖掘、整理民俗文化、舉辦騎樓文化節、形象大使選拔、書畫展等系列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到騎樓街區游覽、購物;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在騎樓文化街區內開設文物商店、茶樓、瓊劇社、博物館、展館等。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