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8日消息(記者 曾麗園)近年來,國內電梯傷人事件頻發,給市民的人生安全帶來威脅。在今天召開的政協海口市十三屆四次會議中,來自香港的政協委員潘國山提出,要加強住宅電梯的維修和保養工作,并就此提出了幾點辦法和建議。
潘國山委員認為,隨著海口市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迅速拔地而起,其電梯數量也隨之猛增,因此電梯設備的管理問題,尤其是住宅電梯的維修、保養問題變得日益突出。
據調查,截止至2013年海南全省現有電梯近3萬部,近年更以每年5000部的速度增長,但是,全省僅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108人,電梯安全檢驗員45人,管護人手嚴重不足。據海口市消防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年幾乎每周都接到市民因電梯被困的求救電話。據了解電梯事故80%以上發生在維保環節,也就是后續的檢修保養不到位,這與特種設備的檢測、維修、更新等操作規程不規范有關。
為此,常年生活在香港的潘國山委員根據香港在電梯設備的維修、保養方面的經驗,結合海口市的現狀,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物業辦、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中心和市電梯行業協會等相關部門要負起責任,齊抓共管,專人專款落到實處。
第二,爭取盡快通過《海口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明確電梯產權人、使用者以及物業公司、維保公司的主體責任。老舊電梯大修、更新,被物業棄管電梯的維護、使用以及建立電梯大修、更新評估標準等問題都將有明確處理辦法。還要增加電梯責任保險內容,力爭通過引入保險機制,對發生的電梯事故進行風險分擔,并通過保險公司督促物業和維保公司提高對電梯的維保水平。
第三,對涉及不同安全程度的電梯檢修、更新周期做出明確的規定,可以將之分為:保養性檢修、定期大檢修。保養性檢修主要是預防性的,因此檢修頻率應較高,可以為3個月一次。而定期大檢修,是對電梯全面的檢測與維修,甚至更新,可以為1年~2年一次。
第四,要加強對電梯技術員的培訓與認證工作,消除因檢修技術不過關而造成電梯事故的隱患。
第五,電梯維修、更新的費用由業主分攤,明確界定業主對小區內各項物業的詳細責任和義務。每次電梯發生的維修、更新費用,業主委員會應對照收費標準以及每戶所需分攤的費用、繳費時間、逾期不交的罰則一一列出,告知業主,然后先從維修基金賬戶中支取維修、更新費用,之后由業主們在規定時限內補交。
第六,對接近使用年限的電梯要專案處理,該修的修,該換的換,務必將傷亡下降為零。
第七,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每位乘搭電梯的市民都要安全、文明使用電梯,避免出現“中國式擠電梯”等現象。
第八,希望海口參考香港做法,由政府部門經考核方式建立電梯維修承建商制度,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一律不準發出營業執照。
第九,長遠可以考慮從樓宇設計入手,電梯配備和樓宇居住人口按每次電梯載量是所有居住人口的10%這一比例要求,以免加重電梯負荷,延長壽命。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