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9日消息(記者 朱佳瑩)隨著近年來海口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其中垃圾量的激增,垃圾的處置不規范是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城鄉垃圾難處理已然成為一個難題,對此,政協委員史麗娜提出建議,應及早實施海口城鄉垃圾產業化利用,通過回收再利用讓垃圾創造價值,可形成一個以垃圾處理為產業鏈的循環經濟體系。
????????據了解,海口目前使用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收集方式,只起了一個丟放垃圾的“垃圾桶”的作用,并沒有真正解決垃圾回收之后,再利用的關鍵問題。史麗娜建議以政府支持的辦法,將源頭垃圾以“干”“濕”兩種不同類別,進行回收。在所有垃圾回收點上,置放干垃圾箱,濕垃圾桶,引導民眾將干濕垃圾向不同地方,為垃圾回收利用創造方便條件。實踐證明,分類投放垃圾是實施垃圾回收利用的最重要環節。
????????另外,她還提出,可專門從事城、鄉、村垃圾回收工作。在城鎮街道、社區、單位、企業、村落全面規劃,設立垃圾回收點,在城、鎮、鄉設立若干個干、濕垃圾回收、處理中心,對從源頭回收的垃圾分別進行不同類型的垃圾處理。在經過簡單分揀、包裝后,將回收垃圾以干濕不同的類別,分頭運往垃圾回收處理產業園,并收回相應的廢棄資源成本。
????????從垃圾末端的“干”“濕”垃圾的不同方式回收,到垃圾回收公司對干濕垃圾的初步分揀、包裝、運送,再到垃圾回收處理產業園對垃圾的直接利用和改性利用,生產出新的產品,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以循環經濟為特征的新的產業集群。這個產業鏈是完全可以創造相當的經濟價值,同時它也能帶來深遠的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
????????她表示,目前,以填埋為主體的城鄉垃圾處理方式,并不科學,填埋所造成的后續污染不可避免,也是不爭的事實,若改變這一現狀,應充分考慮中國國情,時代變化,深化改革傳統的垃圾處理模式,用生態時代的循環經濟理念,按中央要求的“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去完善城鄉垃圾處理體制、機制、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