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還沒看竟匯款購房全托開發商
“當初因是熟人介紹,我沒看房就直接匯款,所有購房程序全聽開發商安排,現在后悔死了。”“7·23”房產案受害者劉先生告訴記者。開發商將出售房產以抵押、出售等形式轉手他人,騙倒上百名買房者,這樣的詐騙情況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近日,澄邁縣公安局偵破一起涉案金額高達約3.4億元的特大購房合同詐騙和一房多賣案件,累計追回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
“7·23”案件:犯罪團伙多處行騙
2011年1月份,來自河南的劉先生經熟人介紹,在澄邁老城開發區陽光花苑小區買了一套房子。新房剛裝修完畢,就有人反映該小區已有多套房子被開發商澄邁陽光投資有限公司抵押給他人,拿不到房產證。劉先生趕緊到澄邁房管局去查備案登記,發現自己房子已備案在他人名下。
該小區多套房產被一房多賣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業主也紛紛到房管局查詢,根據統計,約有百名業主房子被開發商抵押,總房產價值上億元。
2012年2月,多名被騙業主向澄邁警方舉報澄邁陽光投資有限公司涉嫌一房多賣,警方立為合同詐騙案偵查。2013年7月,澄邁警方接到新疆某單位舉報海南博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涉嫌購房合同詐騙。因兩起案件涉案人員均為聶某某等12人,警方將兩案并案為“7·23”案件偵查。
案件細節:166套房一房多賣
警方初步查明,澄邁陽光投資有限公司通過虛假注冊資本方式,夸大履行合同能力,并大肆借貸,采用隱瞞手段,將該公司開發的陽光花苑小區商品房,出售后再次以預售備案的方式抵押給借款人,或將已以預售備案的方式抵押給借款人的房子,又再次出售給他人,甚至一房多賣達5次。
海南博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建設熙岸高爾夫公寓二期項目過程中,明知其未取得相關合法施工手續及已將部分項目用地抵押給其他單位情況下,仍與新疆某單位及相關單位簽訂團購協議,收取預定金并挪作他用。
該案涉及一房多賣的房產共計166套(棟),涉案金額約1.4億元,受害人達104名,涉及19個省市(包括臺灣地區)及美國,涉嫌購房合同詐騙新疆某單位2億余元。
破案過程:先后6次赴湖南新疆
由于該案涉及金額較大,地區較廣,澄邁縣公安局抽調精英強將組成調查、追捕等多個小組,先后6次赴湖南、新疆等地進行細致偵查,終將6名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案情取得重大突破。
同時,澄邁紀檢部門對3名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當利益立案查處。目前,該案已基本查明。聶某某等涉案人員相繼歸案,累計追回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
記者手記
購房前應做足功課
??? 近年來,全國各地涉嫌一房多賣的詐騙報道不時見諸報端。雖然相關法律已比較完善、百姓的防騙意識也有很大提高,但還是有很多蓄意詐騙的房地產開發商讓購房者防不勝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該類型案件的發生,與購房者的法律意識低下存在莫大關系。細細斟酌很多詐騙案例發現,只要購房者留個心眼、做足功課,被騙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7·23”案件的一名受害者劉先生告訴記者,因是熟人介紹,他在沒看房的情況下就直接匯款,所有購房程序全聽開發商安排,現在他直呼“悔不該當初”。
劉先生的遭遇值得同情,更值得深思。
為了有個安居之所,很多人買房花光了積蓄、借遍了親友。可見,買房對很多人、很多家庭來說確是件大事。因此,買房之前尤應多向房地產主管部門或法律專家咨詢相關事宜,做到有備無患。(記者孫慧)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