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家住茶陵縣的孫睿整理好行裝,準備遠赴廣東打工。而此前的兩年里,孫睿是湖南省某廳級機關的一名聘用制公車司機。孫睿的辭職并不是個別現象,去年年底,在長沙韶山路某機關大院內,機關車隊已有5名司機提交了辭職報告。同樣在八一路、東風路等多家機關事業單位的車隊,也出現了一些公車司機辭職現象。(據海口網)
我們國家公車隊伍龐大,相應地公車司機也就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時下公共部門公車司機主要有兩類對象,一類是有正式編制“吃皇糧”的公車司機,他們拿的是專業技術人員工資,薪酬多少與技術職稱等條件掛鉤,享受“旱澇保收”的待遇,這類人不會主動提出辭職的;二是通過勞務派遣或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聘用人員,俗稱臨時工,他們的工資大多只相當于同類在編公車司機的一半甚至不到,更無體制內人員曾享受的豐厚福利。最近鬧辭職的公車司機,想必多數就是屬于這一類。
公車司機辭職怎么就成了新聞?究其原因在于公車司機大多是各級領導的專用司機。古代有句俗話叫“宰相門房七品官”,意思是說給領導看門的人都相當于當官了。現代給領導當司機實際上就相當于古代給宰相當門房。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領導如果炙手可熱,作為領導的司機,其灰色收入一定不在少數。這也是之前那么多人趨之若鶩的原因。曾幾何時,領導的司機就是領導的門檻,找領導辦事,司機是一關。司機隨領導外出,一般都能收到一些“車馬費”。基層送“薄禮”通常也少不了給司機備一份。特別會辦事的,還有被提拔的機會。在當下流行的官場小說中,司機類小說就是一個大宗,反映出普通老百姓對這些公車司機的極大興趣。
只是當下,反腐風盛行。公車司機出現辭職潮,說明這里面的“油水”在減少,風險在加大,曾經的“肥差”已經不再誘人。近來各地都在不斷推進公車改革,再加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連續出臺八項規定以及整頓“四風”問題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公車司機逐漸回歸其應有的身份。這樣一來,他們獲得“灰色收入”的途徑在逐漸減少。權力一旦關進“籠子”里,伴隨著權力左右的種種好處也不復存在,公車司機這樣一份原本很普通的職業失去了特殊的魔力。公車司機的辭職正是社會理性向正常回歸。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