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環衛工家里連臺電視機都沒有 肇事司機馮某28歲,疑似疲勞駕駛,已被刑事拘留
????????一轎車在海口市南港碼頭附近路段連撞3名環衛工,年僅36歲的環衛工人林詩強當場慘死。消息經報道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這是幾年來海口發生的多起環衛工人被撞事故中又一起致死事故。不斷發生的環衛工人被撞事故告訴人們,環衛工人在面臨日曬雨淋時,更要擔心身后是否會有一輛發瘋的轎車。是什么造成環衛工人被撞的事故頻頻發生?如何才能保障環衛工人的安全?這值得我們深思。
????????南國都市報記者跟蹤采訪了解到,遇難環衛工林詩強為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家庭非常貧困,很需要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幫助。
????????遇難環衛工林詩強的家位于秀英區西秀鎮新海村,家里只有一間面積不超20平米的小瓦房。小瓦房分成兩間,一邊用來當臥室,一邊用來做廚房。窄小的房間里極為簡陋,里面就一張床、一個衣柜,沒有一件像樣的家電,甚至連一臺普通的電視機都沒有。
????????20日上午,記者來到林詩強的家里了解到,林詩強的遺體已于前一天安葬。雖然林詩強已經入土為安,家里人仍難以接受這個慘痛的事實,林詩強的妻子岑金珍這兩天一直抱著兩個小兒子不停地在抽泣。
????????岑金珍說,他們的兩個兒子大的6歲、小的才1歲多,兩位60多歲的父母也一直帶病在家。早年她和丈夫林詩強一樣都是環衛工人,后來生了小孩之后,她就辭了工作在家帶小孩,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林詩強一個人。而林詩強從2007年當上環衛工人至今,工資雖然從800元漲到了1400元,但省吃儉用也只勉強夠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如今他這么一走,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兩個小孩還這么小。”說著說著,岑金珍忍不住又痛哭起來。
????????據了解,事發后,肇事方已經先期支付了3萬元安葬費,林詩強所在的外包環衛公司——海口市潤群工貿有限公司也拿來了2萬元的安撫金,秀英區環衛局的有關領導也趕到現場和死者家中慰問。該局領導表示,將為林詩強申請工傷。
????????另據了解,肇事司機馮某是定安縣人,今年28歲,3年前領的駕駛證。事發后,馮某曾說,他從澄邁老城駕車回海口,經過事發路段時感覺有些累,眼前一黑就發生了車禍,疑似疲勞駕駛。記者從海口交警部門了解到,肇事司機馮某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環衛工帶給城市潔凈文明我們如何保障環衛工的安全
????????環衛工人被撞事故頻發
????????2009年2月6日,海口市國興大道省博物館路段,一名女環衛工人在路面作業時,被一輛疾馳而來的微型面包車撞飛10多米后當場慘死;2010年5月9日,海口市濱海大道電信大樓附近路段,龍華區一名女環衛工人在路邊作業時,突然被一輛急速行駛的小轎車撞飛,倒在血泊中;2011年7月6日下午,陳某駕駛大巴車,在長堤路、濱江路轉盤處,與正在轉盤處作業的環衛工人蒙某發生碰撞,導致蒙某摔倒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市環境衛生管理局業務處了解到,海口多年來每年發生多起環衛工人被車撞致死事故,近兩年的致死事故雖有所減少,但好景不長,2014年一開年,又發生南港碼頭這一起環衛工人被撞死的惡性事故。這讓人不禁感慨和疑惑,環衛工人被撞難道真的防不可防?
????????司機疲勞駕駛、超速等為事故主要原因
????????“我們干這一行業有時候真是太危險了。”記者在街上隨機采訪時,幾名環衛工人紛紛表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一個高風險工種。“有一次我明明在斑馬線附近掃地,一輛車刷地一聲就把我刮摔了,嚇死我了。”龍華環衛工陳大姐說。
????????而針對海口環衛工人頻被車撞的原因,海口市環衛局業務處處長劉波告訴記者,據統計分析,司機的問題成為主要原因,如:司機疲勞駕駛、超速行駛、酒后駕車、搶道搶紅燈、新司機大量上路等。另外,事故主要集中在早晚時間段及雨霧天氣,這些時間段司機容易疲憊、頭腦不清醒、視線差。而頻發事故的路段為城區濱海大道、國興大道等主要路段,因為路況好、道路寬敞,司機思想容易麻痹,車速過快而導致車禍。
????????環衛工人自身的安全防護不容忽視
????????在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環衛工人自身的安全防護。
????????劉波說,以前事故頻發,跟我們海口機械化清掃車輛不足,大量環衛工人不得不到道路上作業有關系。而隨著這幾年政府對環衛工作的加大投入,海口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已經達到了30%,超過國家有關部委有關省會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要在20%以上的要求。在機械設備到位后,市環衛局要求各區發揮灑水車沖掃路面拋棄物的作用,增加灑水車沖掃路面的次數,盡量將馬路中間的拋棄物沖掃至路邊,便于環衛工人清掃收集,盡量避免環衛工人因撿拾垃圾而發生交通事故。逐步實現環衛作業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轉變。各區環衛局將加大道路清掃機械化的投入。在此之前,充分利用現有的機械化設備,對重點道路、高架橋、立交橋等路段實行機械化清掃,禁止工人上車流較大的路面上清掃。
????????環衛工本身的安全意識也需加強
????????除了汽車司機、作業方式等客觀因素外,環衛工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足,則是事故不時發生的又一不可忽略的因素。
????????20日,記者在金盤建設路看到,一位環衛工人沒有穿好反光服,而是將衣服搭在肩膀上,用一輛電動車拉著一輛垃圾手推車,搖搖晃晃地跑在街上。記者在濱海大道還看到,一位清運垃圾的環衛工人為了省事直接扒在環衛車的車屁股后面,到了垃圾桶位置,直接跳下車倒垃圾,連車門都懶得開。
????????劉波告訴記者,環衛部門平時非常注重對環衛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作業培訓,不斷提醒他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求不管是在晴天還是雨天,都要穿反光環衛服,還必須在環衛車后面放置警示錐來提醒過往車輛,掃地時要求面向來車的方向,以防不備等等。但有些環衛工人確實自我安全意識不高,有的還因為掃地掃得太專心,反而忽視了身邊的車輛。
????????據介紹,海口市環衛局一直都有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各區環衛局及承包公司根據本單位情況均自行制定了相應的安全生產細則。海口市環衛局還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該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分管領導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事故負直接領導責任。通過培訓和安全技術練兵活動,提高環衛工人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環衛工人用辛苦勞動換來城市的干凈整潔,因此,政府、普通司機、行人和環衛工自身等在內都要共同努力,為環衛工作業建起安全屏障。
????????環衛工人在機動車道上作業。南國都市報記者汪承賢攝
????????環衛工人沒有戴安全帽。南國都市報記者劉孫謀攝
????????此前報道海口一轎車南港碼頭連撞3名環衛工 致1死1傷
????????南國都市報2月19日訊(記者胡誠勇)18日下午4點多,3名環衛工在海口南港碼頭正常作業時,被一輛小轎車撞到路中間的綠化帶上并推行10多米,當場造成一名男環衛工死亡,一名女環衛工腳部受傷,另1名女環衛工受驚嚇當場暈倒。
????????肇事車
????????撞倒人后還推行10多米
????????肇事車為車牌號瓊ACN0××的豐田凱美瑞。據當時在場的一名環衛工林召方介紹,死者林詩強是她侄子。當天下午4點半左右,他們正在綠化帶旁的掉頭口清理沙子,作業路段附近還放了一輛手推車,非常顯眼。突然,一輛由西向東行駛的轎車從行車道拐進調頭口,直接朝綠化帶直沖過來,速度相當快。由于她和另一名工人離車子較遠,躲開了。而正在中間清理沙子的林詩強則被撞倒。撞到人后,該車并沒剎住車,還把人往前推了10多米,林詩強當場死亡。
????????由于受到驚嚇,林召方當場暈了過去。另一名女環衛工腳部受傷。
????????死者家屬情緒失控打錯人
????????在現場,死者家屬一直試圖尋找小轎車司機了解情況。此時,一名年輕男子從肇事車旁經過,死者家屬以為年輕男子就是肇事司機,立刻圍上去一頓打。在場的民警及其他人趕緊上去將雙方拉開。后經了解才知道,肇事司機已經被警方控制,并不是被打的年輕男子。
????????事發路段無警示標識車速快
????????據了解,死者林詩強今年36歲,秀英區西秀鎮新海村人,有2個兒子,大的6歲,小的1歲多,家里經濟比較困難。此外,家中60多歲的父母體弱多病,妻子一直沒有工作,全家就靠林詩強每個月1000多元工資生活。
????????林詩強2007年做了環衛工后,一直負責南港碼頭這一段的清潔工作。由于事發路段過往拉沙車輛眾多,路面上經常散落著沙子,環衛工每天都要在這里進行長達5個小時的清掃。另外,途經該路段的車速都較快,而附近又沒有相關警示標識,讓環衛工人的安全很難保證。
????????目前,肇事司機已經被警方控制,事故還在調查處理中。
????????怎么給環衛工多一份安全?
????????每天辛勤工作在道路上的環衛工人,用汗水換來了城市的干凈整潔,但在“城市美容師”背后,卻有著讓人揪心的安全問題:呼嘯在身邊的車輛,讓環衛工作成為“高危工作”。
????????“幾乎每年都有環衛工人在作業時被車撞死,真是讓人心痛啊!”海口市環衛局業務處處長劉波說,對于環衛工人的安全問題,海口市政府、市和區環衛部門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要求環衛工人身著反光服,裝備LED閃光警示燈等等。近年來,海口還逐漸加強了路面的機械化清掃力量。“但要避免此類事故頻發,更多還需廣大司機的努力,希望大家開車時多一分小心。”劉波說。
????????針對環衛工屢遭車禍的情況,南國都市報也呼吁市民:安全駕駛,給他們一個安全的作業環境。只要每一位市民不亂扔垃圾,每一位司機遵守交通規則,環衛工人就可以少一分危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