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上8點多鐘,蔡飛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像往常一樣,坐到電腦旁,打開施樂會(一慈善機構網站名)的官方網站,登錄后,仔細地查看著今天求助人給他的留言。
????????其中一條留言寫道:感謝你,有了你的128.15元,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棉椏鄉核桃園村家庭貧困的小朋友羅紫依終于完成了600元的上學求助項目,今年秋天就可以上學了。
????????看到留言后,蔡飛臉上的疲憊一掃而空,鼠標繼續移向“我要行善”,開始下一個救助項目……
????????蔡飛,今年32歲,是海南省耳鼻喉頭頸外科醫院從業近10年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從2013年8月到今年2月,6個月內,蔡飛在施樂會的網站上捐款80余次,總金額達12000余元,平均每月捐款2000多元,近蔡飛每月工資的一半。說起來,蔡飛的這個“秘密”還是護士長黎菁發現的。今年2月份,春節剛過,黎菁在醫院傳達室取信時,發現浙江金華施樂會寄來的一個“愛心大使”獎狀相框,一看是獎給蔡飛的,便順手拿了回來。于是,蔡飛的“秘密”在科室乃至醫院傳開了。
????????得知了蔡飛的“秘密”,科室里的同事們對蔡飛的這個舉動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前段時間蔡醫生還在四處籌錢買房子結婚呢!還舍得捐錢幫助別人?”據科室里的醫生護士們議論,蔡飛至今還沒結婚,原因就是房子一直沒著落。
????????不過想起5年前蔡飛做的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兒,大家也不覺得奇怪了。2009年,國家征集“援非醫療隊”,去非洲貝寧做一年的志愿醫療工作。由于非洲工作環境差,還面臨著瘧疾、肺結核、艾滋病等多發性傳染病的威脅,很多醫護人員都不愿報名。“當時,全科室就蔡飛一個人報名了。”當時剛剛調到耳鼻喉科的黎菁,對這個平時默默無聞,又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精神的“傻小子”產生了深刻印象。
????????2010年,一年的“援非”任務完成后,蔡飛回國了。回來后,他繼續尋找幫助他人的機會,比如去孤兒院看望孩子們。
????????做好事,行慈善,對蔡飛來說,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大街上遇到乞討者,蔡飛也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記者問蔡飛,有沒有對那些乞討者產生過一絲懷疑?他回答:“就算這是騙局,我的幫助起碼可以讓他們早點回家。”
?
?
相關鏈接:
美國矯形醫師學會提醒別讓背包壓彎孩子的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