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馬玉花(左)在寧夏同心縣王團鎮聯合村村衛生室向61歲的村醫馬金仁了解村級衛生機構存在的困難(2月20日攝)。村衛生室是我國醫療機構建設中最基層的單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馬玉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王團鎮羅家河灣村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已在基層服務17年。作為一名基層代表,馬玉花建議進一步提升村級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呼吁在硬件配置、人員配置、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扶持,以發揮村級醫療機構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的重要作用。經過基層扎實的調研走訪工作,馬玉花了解到,她所在的同心縣現有鄉鎮衛生院11所、村衛生室170所;村醫249人,其中60歲以上67人,70歲以上5人。硬件方面,村級衛生室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人員配置方面,村級醫療機構普遍存在人員年齡偏大、村醫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成為制約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針對上述問題,馬玉花建議首先在村醫退出機制上給予政策支持,讓符合條件的村醫滿意退出,給村級醫療機構能夠注入新鮮血液,其次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給予設備及經費支持,并加大村醫培訓力度。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