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國已經具備開展火星探測的條件。
葉培建表示,深空探測,必須要走到比月球更遠的地方,我國航天人在嫦娥一號完成后就設想探測火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已比較成體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國建立完善了地面站,解決了測控通信等難題。“目前,我們已經具備開展火星探測的條件,包括可以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圍繞著火星‘轉’起來進行探測星球,也可以設法‘落’下去,測控通信等都沒有問題。但什么時候去,取決于國家財力和決策。”
據了解,火星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行星,跟地球的相似程度非常高,有稀薄的大氣層,四季分明,是被科學家認為“有望被改造為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按照目前人類所掌握的技術,從地球上發射的探測器到達火星要用10個月,一次探測要用500天到800天。
截至目前,人類共進行了40多次火星探測,半數以上以失敗告終。所有任務中包括13次著陸,其中只有7架探測器在著陸后成功發回信號。2011年,搭載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俄羅斯探測器出現故障,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行動流產。
“宇宙浩瀚,終有一天我們要走出地球。航天人將致力于探索太空,加深國人對宇宙的探索和理解,提高中國航天進入太空的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