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容正在照顧丈夫。(圖由儀隴宣傳部提供)
活力川東北:謝健容是南充營山縣高碼鄉人,2004年,與儀隴縣九龍鄉川星村的何均明結為連理。二人婚后感情也一直很好,小日子也算是過得有滋有味。去年4月,何均明被查出患尿毒癥,需要換腎。癡情女謝健容毅然為夫捐腎,目前,兩人順利完成了活體腎臟移植手術。
3月1日下午,在護士的幫助下,她陪著他走到角落邊的樹下呼吸清新空氣,這是他這10天來第一次走出病房。過去的一年多的經歷,讓他不堪回首,幸運的是,他還有一個善良賢惠的妻子。
幸福之家 突被病魔陰影籠罩
她叫謝健容,營山縣高碼鄉人。他叫何均明,儀隴縣九龍鄉川星村人。2004年,兩人喜結連理,婚后感情也一直很好。之前何均明從事建筑裝修行業,妻子則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偶爾出去打點零工,小日子也算是過得有滋有味。
去年4月,何均明發現,自己頭痛、嘔吐、吃不下東西等癥狀越發的嚴重起來,血壓也越來越高,全身很多部位都開始腫了起來。在妻子的陪伴下,兩人到華西醫院腎內科做了檢查。“尿毒癥。”檢查結果一出來,只有小學文化的謝健容懵了。一串陌生的醫學名詞她看不懂,但這幾個熟悉的字眼讓她陷入了絕望。
“他發脾氣時,忍一忍就好了,過會我就全忘了。”謝建容告訴記者,自從丈夫得了尿毒癥后,性格也漸漸變了,本就單薄的身體更加消瘦,情緒也容易出現波動,經常顯得很煩躁。為了節約開支,她在縣城某小區租了一間簡陋的門面住房,這樣還可以讓丈夫好好地休息,免去每次單程三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之苦。
峰回路轉 妻子捐腎配型成功
“她其實是我表妹,他媽媽是我親表姨。算起來還是近親結婚。”說起與謝健容的故事,何均明一掃愁容,眼角的皺紋里擠滿了幸福的笑容。“小時候她長得很漂亮。”何均明回憶道,長大后的初次見面,還是在2003年臘月外公去世。“再見到她時,已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當雙方父母再談起這樁婚事,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第二年國慶就辦了婚禮。
據了解,正常夫妻間,配對成功率僅萬分之一。也正是這層關系,讓謝健容打定了主意要去做配型檢查。去年國慶,化驗單上的“配對成功”的四個大字,讓謝健容高興壞了,四處給親友打電話報喜,只等著醫院通知進行腎移植手術。
再生波瀾 家人集體反對捐腎
“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時,一開始她是不同意的。”記者通過電話采訪時,母親王其碧道出了原委,主要還是擔心女兒的身體,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去買個腎要幾十萬,她拿不出來錢,就只能同意了。“只希望順順利利將手術做了,他們兩個平安就好。”王其碧說。
其實當初參與反對的,不僅是母親,還有丈夫何均明。他覺得妻子是個健康人,也是這個家的支柱,萬一手術不成功,或者有排異反應等,兩個人都倒下了,這個家就沒有支柱了……想到這些,何均明陷入了深思,就在等待通知的這段時間里,他不止一次糾結過,謝健容也經常用醫生的話安慰何均明,“夫妻間的腎臟移植,在手術成功以后,效果方面要優于其它活體移植,也不影響她正常的生活。”
2月17日,夫妻倆走進了華西醫院手術室。經過4個半小時的手術,順利完成了活體腎臟移植手術,便出現片頭的那一幕。目前,謝健容已經出院,何均明術后的狀況良好,沒有出現排異反應,再過10多天就可以出院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