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講:“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認真組織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
群眾路線從理論上講,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創造性的運用到黨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線。通俗地講,就是指新時期的干部執政從政的標準:即上得了會堂,下得了廠房;批得了文件,學得會種糧;擠得了公交,去得了菜場;吃得了咸菜,喝得進清湯;不嫌農民土,不嫌工人臟;不怕苦不怕忙,事事多為群眾想;任憑東西南北風,堅定信仰心中裝。群眾路線說穿了最重要的是用黨員干部的親近感、親切感、真情感,讓群眾增加參與感、交流感、互動感、幸福感。
如果我們認同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是軟實力的話,那么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發展觀或施政方略,就是一種執政層面的軟實力或政治價值觀。當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具備這一軟實力并致力于實踐這一政治價值觀時,就會產生巨大的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崇高的道德威信。當一個組織或者我們的黨員干部,具備這一軟實力并努力踐行這一政治價值觀時,就會產生服務社會的親和力、公信力和文化影響力。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之所以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國內看,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精神旗幟,也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軟實力,如果大多數人民群眾認為這個政權、這個政黨已經不能代表他們利益的時刻,垮臺和失敗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從蘇聯解體和蘇共失敗的沉痛教訓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遠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這是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黨的群眾路線,不可分離的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是我們國家最為重要的軟實力。軟實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一種無形的重要力量,它甚至可以決定一個黨、一個政權的興衰存亡,我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讓我們清醒看到,當前我們國家的軟實力正遭遇挑戰,甚至有被削弱的危險,黨內也還存在著不少不適應的地方,尤其是貫徹群眾路線方面,存在著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還很嚴重。
所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切實解決黨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使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得到提高,黨就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保持思想純潔、隊伍純潔、作風純潔、清正廉潔,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政黨建設就會加強,黨的事業就會獲得人民群眾的更大支持,黨的執政地位就會堅如磐石。
當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總體是好的,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著不符合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問題,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還大量存在。有的黨員干部不愿做群眾工作,群眾觀念淡薄,對群眾感情不深;有的黨員干部不會做群眾工作,不懂群眾心理,不了解群眾愿望,工作方法簡單生硬;有的黨員干部不敢做群眾工作,遇到群體性事件往往驚慌失措,甚至處置失當、激化矛盾。特別是有的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一些領導干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嚴重。這些問題,嚴重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必須認真加以解決。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所以,現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非常及時、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家國”的概念,群體意識、民族意識一直很濃,講究的是“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之內,關系和睦,人人安康,每個家庭成員才能幸福,老百姓對國家的依戀和依賴是中國的傳統,是構筑國家民族的文化基礎,而黨對百姓的回報、感恩、報答,則是魚水情懷,血肉情懷,創造謀取幸福利益的完美表達。
“飲水思源”是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記,是千千萬萬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哺育了我們黨,成就了我們的事業,所以要把老百姓當作最親的人,常來常往,噓寒問暖,真切體驗他們的苦樂酸甜,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勤勞的,也是最偉大的。解放初期,發展社會主義之初,靠人海戰術,自食其力、豐衣足食,發展了重工業,各項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三億善良勤奮、果敢有創造力的老百姓,把國家推進了新世紀后,中國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完成了從貧困到溫飽的歷史性跨越,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了世貿組織,全面融入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小平同志曾經深情地感慨:“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這就說明人民離不開黨,黨離不開人民,這就是“魚水關系”的辯證統一。從我們黨執政的層面上看:四億人脫貧,十三億人走向現代化,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20%,這充分證明了人民創造了歷史,也是中國道路最為“真實的道德價值”。
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是解決群眾觀念及作風建設問題,因為群眾觀及作風建設決定事業的成敗。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中永遠大寫的力量。對中華民族而言,無論是戰爭歲月,和平年代,凝聚中國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從人民群眾那里汲取最豐沛的資源,最鮮活的靈感,最蓬勃的力量,最具潛力的創造力。
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靈魂是一個人的元氣支撐,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如今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執政條件,黨員隊伍組成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來自外部的風險也前所未有。面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面對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能否堅守政治靈魂、能否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成為新時期共產黨人需要回答的第一道考題。有政治靈魂的人,才是大寫的人;有精神支柱的人,才是無私奉獻的人。
堅守做人的道德底線。道德顧名思義,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它是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早在2009年,習近平同志就黨員、干部的修養問題做過重要論述。他提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修養,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加強政治修養,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政治鑒別的敏銳性,政治忠誠的可靠性;要加強道德修養,不斷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煉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強紀律修養,增強紀律觀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政令暢通;要加強作風修養,做到執政為民有新舉措,求真務實有新要求,廉潔從政有新成效。這“五種修養”,既強調了理論、政治、道德等維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上的“隱性”要求,也明確了紀律、作風等體現執政行為的“顯性”規范,從思想到行動上全面系統地提出了黨員干部的修養標準,按照這個標準,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應該講道德、講政治、講修養、講廉政,決不突破這個基本的道德底線。
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法治觀念。根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提高憲法和法律至上意識、權力制約意識、法律平等意識、以及“以人為本”和人權保障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明確領導就是服務,管理就是服務,這是民主政治和法治社會的基本信念,服務人民是國家機關最重要的價值目標,也是政府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堅實基礎。
要學會做人做事做官。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黨與人民的深厚感情,更加自覺地樹立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決不辜負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做人要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起來的人,要深入基層、常進田間地頭、上情下達、下情上報、攬鏡自照、補精神之“鈣”,帶頭正風肅紀,強自身,解決“燈下黑”;堅守責任擔當,問民事、解難事、服好務、作表率,不做“太平官”、“糊涂官”、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坦蕩做官、謹慎用權、保持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素養,即不為私欲所動、不為私利所惑、不為私情所困、履行職責為公、行使權力為民。
做群眾路線的忠實執行者。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毛澤東是群眾路線的倡導者、設計者和實踐者的杰出代表,他為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所以我們貫徹群眾路線時應堅持“三要三不”:即要真心誠意、力戒不實;要將身比身,力戒不深;要持之以恒,力戒不長。
群眾觀是一個政黨的政治追求和文化自覺,所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低調務實、少說多干、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同時,要以更大的政治胸懷,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以更大的政治覺悟,大興問計于民的學習之風;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大興銳意進取的改革之風;以更大的政治使命,大興發展的實干之風。堅持終生學習的理念、認真對照檢查、決不作秀,特別是把住命門、點準穴位、開好民主生活會,摒棄互相批評傷感情、自我批評傷自尊的錯誤觀念,特別是堅持開門聽意見、組織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打破“圍城”、“玻璃門”和無形的墻,讓群眾說出藏在心窩里、卡在喉嚨管、憋在嘴巴邊的苦口良言,真正讓理想信念印入腦海、黨性意識融入血液,群眾路線成為常態,讓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實踐,成為我們共產黨人永不移易的價值追求。
(作者單位: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