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席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的新疆團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媒體開放日。國內外約130家媒體記者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就新疆的反恐形勢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張春賢再次表示不能對暴恐分子實施仁政,只能高壓嚴打。他認為,應該對反恐進行立法。
重申對暴恐分子不能仁
昨天,有記者提到,三年前張春賢曾提出不能對暴恐分子實施仁政,現在他如何看待?對此,張春賢表示,對恐怖分子不能施仁政,只能是嚴打高壓,以雷霆之勢將其囂張氣焰打下去。
對于暴恐事件在新疆更頻密發生,并向北京、昆明等新疆以外地區蔓延,張春賢否認是嚴打造成。“(暴恐)不是說哪個地方‘打得多’、‘打得少’,”“不嚴打就不發生?不解決問題就不發生?”張春賢說,從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俄羅斯的車臣問題,到烏魯木齊的七五事件,可以看出暴恐正在呈現一種全球性趨勢,是社會必然產生的毒瘤。新疆付出很大的代價進行了嚴打,而且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很大成效,暴恐不是打壓之后產生的。正是因為現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才將暴恐限制在最低限度。
暴恐分子翻墻獲取信息
張春賢還指出,現代信息化傳播手段也為暴恐分子制造暴恐事件和制暴手段提供了幫助。
“現在新疆的暴恐,90%是暴恐分子‘翻墻’,根據網上的視頻不斷形成的。”至于將來能不能在全國蔓延,張春賢表示,相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打人民戰爭,提高意識,不斷學習先進方法,是可以把它壓到最低限度的。
昨天在問答中,有記者提到,是否應為反恐立法,以更好地打壓暴恐分子。“我認為應該反恐立法。”張春賢回答說。
不排除境外勢力惡意煽動
昨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也就新疆反恐形勢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對于新疆來說,反恐是非常緊迫、要重視的問題,而且需要強硬的措施解決。目前,國際恐怖主義上升,恐怖勢力處于活躍期,這是不爭的事實,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
白克力指出,去年至今年年初,北京、昆明等地發生多起恐怖事件,其恐怖行徑不分區域、不分民族、不分老幼,這也說明了其反社會、反人類、反文明的本質,必須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敵人。
他認為,暴力恐怖分子代表不了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宗教,他們的行徑在新疆是不得人心的。他們的邏輯就是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新疆分裂和反分裂斗爭由來已久。從1757年到1944年,多股勢力總做著試圖將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夢想,這是永遠不能實現的。而這一系列的分裂活動背后,總是有境外勢力作祟,在幕后推動。包括當前,新疆已經進入反分裂的尖銳期、暴恐活動活躍期,這當中,也不排除有境外別有用心的人的煽動和操縱。
現場
12分鐘挪10米
每年的媒體開放日,新疆團因反恐問題都格外受到國內外媒體關注,今年受云南昆明暴恐事件影響,圍堵張春賢書記的記者尤其多。據了解,參加昨天發布會的境內外媒體共計130余家。
發布會結束后,張春賢剛走下主席臺就被媒體記者團團圍住,雖然不停有工作人員上前解圍,但百余人組成的記者采訪團已完全堵住出口。一時間,十余名記者開始同時發問。“你們愿不愿意聽他們這兩個問題?”在距離門口不足10米的位置,張春賢開始回答記者的提問,為了讓里三層外三層的記者們聽得清楚,張春賢還讓工作人員拿來了話筒。
回答完兩個問題,張春賢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繼續前行,不過走到門口又被記者們攔下,他繼續回答提問。“好了,好了,這次可以了吧。”工作人員不停勸阻記者們,不過他剛出門外兩三米第三次被記者們圍住。京華時報記者注意到,從圍堵的位置至門外約10米,張春賢走了12分鐘,由于一直被記者們圍堵,張春賢離開時額頭有了汗珠。
事實+
張春賢曾被美譽為“微博書記”
2011年,張春賢因為微博、也因主政新疆而成為中國最具魅力的省部級官員。
2011年3月2日晚間,張春賢的微博正式開通。騰訊微博的認證資料為:“張春賢,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隨后,認證的真實性得到相關部門和張春賢本人的證實。
因為張春賢的微博從不找人代勞,所以他的微博開通的當晚,聽眾(粉絲)數量就激增,而留言也達到5000多條。第二天張春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5000多條留言他都看過了。
3月18日22時47分,張春賢在微博上透露,將暫時告別微博,向廣大網民致謝,并表示將繼續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了解“民聲”。此時,張春賢微博聽眾已達30多萬人,共發布83條微博,網友跟帖近1.5萬條。
如今張春賢的騰訊微博地址——http://t.qq.com/zhangchunxi-anlx的ID已經改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微博”,但此前張春賢發布的所有微博均被清空。張春賢微博后續內容都集中于另一個微博“民生建議回復”(http://t.qq.com/min-shengjianyi)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