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參加全國政協民建界別聯組會時指出,利率市場化初期容易導致利率走高,但是形成新的均衡之后利率有可能會回歸,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會存在平行上升的趨勢。
“有什么辦法能夠緩解這種現象還在研究之中,有些改革必然是有利有弊的,要從中期來看怎么做,并不能免除短期痛苦。”周小川強調。
民建聯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在發言中說,現在許多企業都面臨著資金成本高和勞動力成本增長等挑戰。白重恩援引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說,過去兩三年,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高于平均投資回報率。此外,貸款門檻高,使一些企業拿不到貸款,更抬升了其資金成本。
周小川對此評論說,如同價格和供求間的關系,貨幣信貸總量同利率間也同樣存在“量多了(利率)就下來,量少了(利率)就上來”的關系。微觀上很多地方覺得錢緊、資金不夠,但從總量上看,廣義貨幣增長和信貸總量增長速度又都明顯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造成國際輿論認為中國信貸總量增長過快,反而宏觀上沒有人認為中國貨幣總量太緊、需要放松。
關于這個問題,有人說是不是中間環節也就是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信用社等自己占得太多了?周小川認為,這取決于競爭是不是充分。如果競爭充分,手續費或利差太大的情況下會有其他金融機構加入分一杯羹。
至于房地產行業是不是占用了很多的資金,周小川表示,以國際標準比較來看,在很多國家,個人家庭抵押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占銀行資產的一半左右,而中國只占20%左右,占比不是太高。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是從上世紀末宣布停止福利分房、進入住房商品化階段后才開始發展的,住房改革在有些方面仍進行得不夠徹底。“我們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分析。
那么是不是“僵尸企業”的存在影響了微觀層面上的信貸流動性?周小川肯定“僵尸企業”存在,動員民建與會委員具體分析是“哪些‘僵尸企業’占用了過多的資金”,并從信貸總量和信貸增量兩方面分析。對于“僵尸企業”的占款是不是造成問題的根源,周小川說業界看法并不一致。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中國擬安排財政赤字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500億元,財政赤字率穩定在2.1%。周小川認為這一舉措能夠吸收社會和金融系統中的一部分金融資產。
1萬多億元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由中央代地方發債4000億元。中國政府債券將是地方政府融資體系的關鍵。財政部在5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的預算草案中表示“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改革方案”,“研究賦予地方政府依法適度舉債融資權限”。
周小川說,社會上聽到的議論稱,股權市場融資太薄弱,中國大量的錢走銀行信貸,股權少,企業缺錢,得多借,對銀行來說貸款的風險也就越大,風險溢價就高,貸款利率也就會貴。
此外,周小川認為應該想辦法打破信托業界存在的剛性兌付規則,強調剛性兌付這種業界慣例“不是政策,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由于信托業存在著較大風險,打破剛性規則會對局部的穩定造成一些影響,這也是人們關注和需要探討的課題。
在周小川看來,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如果能夠理順以上問題,就更容易看清政策在哪些環節進行修訂會比較有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