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要全面審計土地出讓金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有沒有具體計劃,難點是什么?
董大勝:我們已經做出了些安排,準備下半年進行,最近去了東西部兩個省進行了試點。難度上,土地出讓金主要就是錢嘛,審計最拿手的就是審計錢,這個不愁。但是耕地保護這個我覺得就比較難辦。像現在有很多地方搞了個占補平衡,在這個地方占了個土地,到那個地方給你補上了。說是補上了,但你到底補沒補啊?數量對不對啊?質量能夠相等嗎?我們過去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說生態造林,這個林在哪呢?說在這個地方,我們就相信了。然后呢,天然林保護,林子在哪呢?也是這個地方。還有退耕還林,林子在哪呢?還是這個地方。
《中國青年報》:過去一年對地方債的審計情況怎么樣?
董大勝:政府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20.7萬億。去年搞了兩個月,245萬筆交易,我們是一筆一筆審計出來的。我個人覺得這種大規模政府債務審計不會每年都搞,尤其是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好之后。我們現在要求在一些常規性的審計里把地方債作為審計內容,比如在對省長、市長、縣長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
《中國青年報》:環保部提出今年要投入一百個億“以獎代補”,在資金監管上審計署會不會有一些動作?
董大勝:會有。未來治理霧霾的資金我們也要審計,不僅要審計使用情況,還要審計它的使用質量。
《中國青年報》:在審計中比較常發現的問題是什么?
董大勝:你看什么問題啊,個人的問題,單位的問題,還是什么問題呀?哪一個單位沒有問題呀?(笑)
《中國青年報》:有報道稱,去年審計中央部門預算的時候,發現了一級預算單位為了防止三公經費預算超標而向二級單位轉移的情況。
董大勝:你說這個情況有,不僅向二級單位轉移,還有向三級單位轉移的,還有類似像接受企業贊助這種情況也有。
《中國青年報》:央企這塊會出現哪些問題?
董大勝:像一些財務數據,成本利潤不夠準確真實啊。一些重大決策不夠科學,造成損失浪費啊,都有。
《中國青年報》:腐敗問題呢?
董大勝:像中石油,不是有了嗎,審計出來了嗎?(笑)
《中國青年報》:干部這一塊的審計工作會面臨什么難題?
董大勝:主要是審計質量的問題。像我們審計署每年會審計10個左右的省部級干部,我覺得審計質量還行。基層審計機關,比如縣一級審計機關,組織部每年換屆時候交給它任務,一個月內,要給我審計二三十個干部,結果去兩天就審計完了,那能審計出來什么?能審計好嗎?
《中國青年報》:這跟制度設計有關?
董大勝:我國對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實行雙重領導體制,審計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這是由憲法規定的——91條,109條。
《中國青年報》:所以在同級審計的情況下,審計的獨立性會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約?
董大勝:這種情況有。比如一筆中央財政的資金到了一個地方,被挪用了,地方審計發現了,要指出來,然后政府就說你不能說,你說了下次財政部不給你了。黨管干部這個原則你是知道的,肯定是地方黨委來管。但是我們也會在現有框架內去努力,比如下級審計機關的干部任命要經過上一級審計機關的同意。我碰到一個例子,有一個地方想任命一個審計廳的副廳長,我們審計署了解這個人好像在廉政方面不是很好,不合適,就沒任命。
《中國青年報》:談談審計這一職業吧。
董大勝:我們審計的精神就是獨立,還要講究客觀,正直,責任。說實話,正直應該是我們的職業道德。
《中國青年報》: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審計署的作用如何再上一個臺階?
董大勝:先改憲法。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