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工商發布消費維權10案例
????????海南省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發布“2013年消費維權十大案例”。其中,投訴領域主要集中在服裝鞋帽、通訊產品、交通工具、互聯網、快遞、洗染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熱點上。
????????1 新鞋才穿4天就壞了
????????去年11月,吳女士投訴其4天前在海口海秀路某商店買的鞋子鞋面開膠,經海口大英工商所現場調解,商家以鞋子出現的問題是由于吳女士穿著不當造成為由,只同意免費維修。
????????12315點評:消費者選購鞋帽服裝時盡量選擇證照齊全、店面固定的場所;此外如由于消費者的洗滌和維護方式不當造成損壞,商家一般不予賠償、退貨。
????????2 剛買的手機無故關機
????????去年12月23日,楊女士在海口某店買了一款手機,未到7天就出現無故關機的故障。經工商人員調解,商家退貨。
????????12315點評:購買時必須認真核對“三包”憑證,尤其要注意當場驗貨,若是購買特價手機,需問清售后服務部門地址、聯系電話。
????????3 忙!成拖延送貨借口
????????邦先生投訴其去年10月2日在三亞明珠廣場某電器城買了電器,付款時商家承諾4日送貨安裝,但至5日商家以節日銷量大,安裝師傅忙為借口拖延送貨并安裝。經調解,商家表示在6日送貨并安裝。
????????12315點評:買家電要注意了解所購品牌的企業規模和經濟實力,同時也要考慮產品信譽以及售后服務履行狀況,最好到正規的、信譽高的商店購買。
????????4 一次性餐具費,收不得!
????????2013年2月10日楊先生投訴三亞某餃子館收取一次性餐具費。經工商人員調解商家退還多收的餐具費8元。
????????12315點評:消費者在就餐時可以向商家索要免費的消毒餐具,如遇不提供免費消毒餐具而強制收費時可投訴。
????????5 車禍時氣囊沒爆破
????????2013年12月26日,王先生投訴其在海口某汽車4S店買的汽車在嚴重碰撞時安全氣囊沒爆破,懷疑汽車存質量問題,經工商人員調解,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建議走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12315點評:消費者在購買交通工具前,應詳細了解所要購買產品的相關性能、優缺點及其他消費者使用后的情況。
????????6 應提防的“健康講座”
????????2013年3月19日,消費者舉報稱海口某賓館有人打著健康講座的名義組織老人聽課,推銷價高質次的保健品。工商人員調查時未發現有人上課,但該賓館負責人稱前幾天確有人在此聚會涉嫌推銷保健品。
????????12315點評: 提醒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一定要在正規的商場或者保健品專賣店購買。
????????7 租船出海游遭怠工
????????去年10月,郝女士投訴其支付了6800元租了三亞某游輪公司的游船出海游玩,船開動后遭船長消極怠工。經工商人員調解,商家退還3400元。
????????12315點評:消費者外出旅游時,首先要選擇具有合法資格的旅行社。二是簽訂書面旅游合同。
????????8 多收的給我吐出來!
????????唐先生投訴稱:其2013年1月20日收到短信提示已開通手機郵箱服務,每月扣費5元。經12315調解,通信運營商退還了多收的費用。
????????12315點評:運營商應明示收費項目,對消費者的訂購進行二次確認。
????????9 免費的美容,忽悠!
????????李小姐投訴在海口明珠廣場逛街時被某美容會所的工作人員以免費試用為由“忽悠”至美容院洗臉,并被威脅消費。經工商人員調解,商家退款3000元。
????????12315點評:美容行業強制消費多以“免費”體驗為幌子。消費者美容應去信譽好、有資質的機構。
????????10 家裝套餐合同,慎簽!
????????2013年10月,張先生投訴其與海口某裝修裝飾公司簽訂了裝修套餐優惠合同,商家開工后,不斷要求加錢且商家未按約定提供優惠。經工商人員調解,雙方愿意各退讓一步,友好協商。
????????12315點評:消費者如果選擇裝修套餐,一定要對套餐內容進行細致的研究。施工中,如套餐內所含的項目需要增項加價,消費者可以拒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