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鄉鎮醫院住院只需花180元
萬寧“限費醫療”改革初見效,參加新農合農民大受益
“現在只要180塊錢就放心住院啦,阿公不用擔心沒錢治病啦!”今天上午,在萬寧市龍滾華僑醫院的病房里,手上還在輸著液的76歲老人曾慶成高興地對記者說道。從去年11月1日開始,萬寧的21所鄉鎮醫院開始實行住院“限費醫療”制度,越來越多的參合農民因此受益。
據介紹,“限費醫療”是指參合農民在轄區內鎮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個人按規定繳納限定費用,政策范圍內基本醫療費用由新農合基金支付。
去年11月1日,萬寧市開始正式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鎮級住院“限費醫療”,該制度將試行至今年的10月31日。如今,萬寧所有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在鄉鎮級醫院住院治療只需繳納180元,其余政策范圍內的基本醫療費用由新農合基金支付,超支部分由醫療機構承擔。這項制度也是萬寧市“強農惠農富農”計劃里的惠農政策之一。
目前,萬寧“限費醫療”制度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費用實行總額控制、限額補償、超額自負的支付制度。該市新農合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雙方協議約定服務內容和補償標準,通過協議約定醫療機構的住院門診就診人次比、住院日均費用等指標來控制住院醫療費用總額。
“這個制度試行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農民看病有了‘定心丸’,只需要180元就可以住院治療了?!比f寧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制度試行4個多月以來,參合農民看病交費少了很多繁雜的報銷手續,同時醫院的過度醫療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據了解,萬寧只是在我省率先試行“限費醫療”的首批市縣之一,今年,我省還計劃在陵水和昌江推行“限費醫療”改革。
明晰付費方式 控制過度醫療
限費醫療,農民看病有“定心丸”
付費方式不明晰,過度醫療現象普遍存在,大醫院接待病人的壓力大、基層醫院面臨萎縮,農民看病難看病貴……雖然目前我省醫療改革正在逐步推進,但也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為了解決目前我省基層醫療的種種問題,去年,省衛生廳在瓊海和萬寧兩市率先推行“限費醫療”改革,根據這項新政策,參合農民在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條件下,在縣(市)域內鄉鎮級醫院住院時,超出起付線外的基本醫療費用,予以全額報銷。
目前,這項改革在萬寧已經初見成效。
醫療費用實行總額控制
萬寧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萬寧試行的“限費醫療”,主要體現在兩個“限”——第一個“限”,是百姓在鎮一級衛生院住院只要交180元即可。第二個“限”,則是對醫院治療費用總額有限制。
該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了限費醫療制度的實施方式:新農合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雙方協議約定服務內容和補償標準,通過協議約定醫療機構的住院門診就診人次比、住院日均費用、住院人次費用和平均住院床日等指標來控制住院醫療費用總額。新農合經辦機構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醫療費用總額控制,限額補償,超支部分由醫療機構承擔。
對于萬寧“限費醫療”的推行,省醫改辦常務副主任曹江表示肯定。他認為,限費醫療的第一個“限”,解決了原本新農合報銷手續繁瑣,農民對報銷方式不明晰的問題。而第二個“限”,則有效控制了醫院過度醫療的現象,有利于醫患關系的緩解。
病人逐漸回流基層醫院
在曹江看來,“限費醫療”的推行,不但解決了參合農民住院支付問題和醫院過度醫療問題,對壯大基層醫院的力量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目前,公立醫院面臨著兩極分化的問題。一方面,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另一方面,基層醫院卻吃不飽。一冷一熱,折射出醫療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現象。
萬寧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萬寧市人民醫院為例,新老院區加起來一共600多張病床,還是遠遠不能滿足百姓住院治療的需求,還得不斷地加床。而和這些二甲、三甲醫院爆棚現象相反的是,萬寧很多基層醫院由于長期收不到足夠的病人,正面臨逐漸萎縮的困境。該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很多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等小病,在基層醫院就可以解決。
可喜的是,在推行“限費醫療”改革后,萬寧的很多基層醫院逐漸出現了病人回流的現象?!斑@個制度一方面倒逼醫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一方面嚴格控制過度醫療,做好風險測算和內部管理。同時,這種機制也能推動基層醫院發展壯大,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辈芙f。
基層醫院服務能力需提升
曹江表示,類似于萬寧“限費醫療”的機制在外省已經取得初步成功,是有效解決醫療諸多問題的一種方式。下一步,我省將在陵水和昌江陸續啟動“限費醫療”改革。
曹江告訴記者,雖然目前萬寧的“限費醫療”已經初步取得成效,但要真正做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我省將對試行“限費醫療”的市縣進行評估,并不斷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
“推行‘限費醫療’,基層醫院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要加強科學管理,走一條為患者不斷提供便捷和高效服務的路子。比如可以通過開展遠程會診,整合先進的醫療技術力量幫助基層醫院對病人進行診斷、治療,讓基層的農民也能享受到專家會診的服務。同時,遠程會診也將大大降低基層醫療機構的成本,并提升基層醫院的治療效率。”曹江說。
延伸閱讀:限費醫療
是指參合農民在轄區內鎮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個人按規定繳交限定費用,政策范圍內基本醫療費用全額由新農合基金支付。
特寫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黃良策
“現在住院只要交180元就什么都不用管啦!”今天上午,萬寧市龍滾鎮中心衛生院繳費窗口前,龍滾坡羅村民、90歲的曾廣朝笑著對記者說。
在女兒的陪伴下,曾廣朝向工作人員遞交新農合參合醫療證和身份證(或戶口簿)“兩證”復印件,繳納了180元住院醫療費用后,就輕松辦好了住院手續。
曾廣朝是萬寧市自去年11月1日試行新農合參合農民鎮級住院“限費醫療”制度以來,又一位享受住院“全報銷”待遇的農民。
“來,阿公,我帶你去病房?!眲傓k完住院手續,一名護士便笑著迎了上來,領著曾廣朝進入病房。曾廣朝從辦理住院手續到住進病房打上吊針,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20分鐘。
寬敞明亮的住院病房里,每間都放置了4張病床,桌椅、床頭柜、被褥、枕頭、電熱水瓶等用品用具一應俱全?!鞍⒐標鞯脮粫彀?有沒有感覺不舒服?”在曾廣朝打吊瓶期間,醫護人員還不時過來問候,并遞上熱水,服務熱情周到。
“以前我也來住院過,住了幾天,總共花了500多元。”曾廣朝告訴記者,過去因為要省錢,自己每次來住院總是提前出院,“這次我要聽醫生的話啦,住滿5天,等把病治好了才回去?,F在總共才掏180元,不用擔心沒錢交住院費了。”
(本報萬城3月11日電)
點睛
機制創新
巧治醫改難題
■ 蘇慶明
新農合建立以來,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心頭之患并未根絕。與此同時,他們并不選擇當地的鄉鎮醫院,而是蜂擁向市縣大醫院,造成了大醫院人滿為患。供需關系的緊張,則造成了過度醫療的普遍現象,消耗了本來不應消耗的寶貴資源。與此同時,基層醫院卻面臨萎縮之險。這就是基層醫療面臨的困境。
究其原因,不在于新農合讓農民受益不夠,而在于其付費報銷方式較為繁瑣復雜,嚇退了農民,使他們寧愿擠到收費較高的大醫院。
萬寧的“限費醫療”方案,核心在于化零為整。通過與基層醫療機構合作,控制治療費用總額,推出了簡單明了的付費方式,讓實惠看得見又好操作。既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又充分利用了基層醫療資源,還杜絕了過度醫療的隱患。與此同時,市縣醫院擁擠的問題也在無形中化解。
在總體投入未有明顯增加的前提下,通過結構性的變革方法,有效地啃掉了醫改中的一塊“硬骨頭”,這就是機制創新所起的“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萬寧的做法,為我省基層醫改提供了一種思路。
?
?
相關鏈接
海南新農合將推動“限費醫療” 統籌開展大病醫療保險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