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栗甲認為,我國絕大多數地方高校面對已從大眾教育向普及化邁進的現實,還在沿用精英教育階段的辦學老套路,一味向綜合型、學術型、研究型大學盲目發展,程度不同地存在定位不明、特色不顯、目標趨同、跟風升格、求大尚名、模式單一等問題。
栗甲表示,經濟社會的發展既需要以知識創新為表征的學術型人才,也需要從事技術應用與開發的應用型人才。在歐洲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為2:8,然而,現實中我國高等教育的類型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卻與這一需求嚴重脫節。
“縱觀這類院校培養的學生,在就業上形成高校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形成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壓力,即使就業學非所用者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與“用工荒”產生顯著的剪刀差,這種難壞學生、愁壞企業,既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又不能服務經濟發展,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落后教育模式,必然是短命的。”栗甲說。
他建議,加快地方高校轉型改革,大力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一是制定應用型本科建設、轉型發展的總體規劃。二是建立應用型本科辦學評估體系。三是建立應用型本科配套的政策體系。四是建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師資隊伍。五是圍繞轉型發展加大改革力度。
栗甲認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組織行業協會參與辦學指導,使其在人才供需監測、職業資格制定、校企合作、專業設置和評價、課程與教材開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質量評價等方面,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