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總理記者會是每年兩會壓軸大戲,今年更是如此。一樣的“拖堂”,一樣的精彩。2個小時,15個問題,從失聯的馬航客機到中國金融風險;從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到中國與周邊關系,及至外交、民生、反腐,李克強總理均用平實的語言一一作答,坦誠回應社會熱點。
????????經濟增長
????????下限是保證就業和收入的GDP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
????????許多投資者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會繼續放緩,會低于確定的7.5%增長目標。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強:
????????我們在去年并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經濟預期目標,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我們之所以把經濟增長率定在7.5%左右,考慮的還是保就業、惠民生,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我們更注重的是數字背后的民生、增長背后的就業。
????????當然,我們既然說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彈性的,高一點,低一點,我們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說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這個GDP必須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我們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質量效益、節能環保的GDP。
????????解讀: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逐步放緩的階段,7.5%的目標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而且從去年經濟調控成效看,在7.5%的目標下交出了7.7%的經濟成績,今年的經濟增長只要通過區間化的管理并靈活運用各種調控工具,這樣的發展目標是完全能夠完成的。
????????高盛高華經濟學家宋宇則認為,近年來中國經濟似乎出現了一種新的規律,經濟環比增速經常在4~7月間觸底,下半年反彈之后再度回落。這是因為雖然年初時經常出現經濟放緩跡象,但是數據噪音偏大,決策者可能會等待更多數據發布以確認放緩走勢。
????????債務風險
????????整頓“影子銀行”已有時間表
????????《金融時報》:
????????國際市場高度關注中國金融和債務問題,認為這是全球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請問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
????????李克強:
????????對金融和債務風險我們一直高度關注,去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果斷決定全面審計政府性債務問題,這本身表明要勇于面對。審計的結果如實對外公布,表明債務風險是總體可控的,而且政府的債務率還在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以下。很多債務還是投資性的,但我們不能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正在加強規范性措施。下一步,包括采取逐步納入預算管理,開正門、堵偏門,規范融資平臺等措施。
????????對于“影子銀行”等金融風險,我們也正在加強監管,已經排出時間表,推進實施巴賽爾協議Ⅲ規定的監管措施。我兩會期間參加一個代表團的審議,有來自銀行界的代表問我,是不是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偏高了一些?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只能這樣做,我們不能把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
????????解讀:
????????2013年,中國經濟經歷了較為嚴峻的下行壓力,國際上不僅盛行著關于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言論,更充斥著關于中國金融和債務危機的猜測。李克強昨日表示,政府一直高度關注和勇于面對金融和債務風險問題,去年果斷決定全面審計政府性債務問題,表明債務風險總體是可控的。
????????民生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李克強的表態重申了“債務風險可控”基調,下一步將逐步“開正門”,將地方債納入預算管理,同時“堵偏門”,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對金融產品違約,堅守底線思維不會變,即避免“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此外,及時“偵測”和“處置”或意味著打破剛兌短期內仍難看到。
????????改革
????????抓牽牛鼻子的改革
????????中國日報:
????????您在報告里講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還要抓住牽一發動全身的舉措,今年您覺得最應該從哪些領域突破?
????????李克強:
????????去年以來國務院開了40次常務會議,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關的議題,即使是其他議題我們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進的。我們現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目標要有個過程,但古人說“吾道一以貫之”,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假以時日,必有成效。
????????我們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牽牛鼻子的改革,在重點領域要有所突破。為了釋放改革紅利,尤其是讓廣大人民受惠,我們義無反顧。
????????解讀:
????????改革一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曝光率”顯示了政府的改革決心。重點改革可能包括三方面:一是行政體制改革,即繼續簡政放權,市場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強調市場規范;二是將財政和金融改革作為重頭戲,繼續對小微企業減免稅費;三是繼續推進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尤其是醫療、養老、金融等服務業,增強市場競爭力。
????????國家行政學院副巡視員胡敏認為,總理在回答產能過剩、結構調整、債務風險等一系列棘手問題時,以其執政思維中始終強調“保持定力”的態度,表現了對化解改革發展中各種矛盾的有條不紊、處事堅毅、思維定力和責任擔當。
????????中歐貿易
????????喊話“中國裝備”
????????荷蘭國際新聞電視臺:
????????您希望如何解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礙?中國政府將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歐洲方面對歐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關切?
????????李克強:
????????推介中國的產品,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正當權益,這是作為中國總理分內的事。我去年訪問中東歐的時候,曾經跟他們的領導人說,如果你要建高鐵、核電,在同等質量下,用中國的裝備可能是建設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這個底氣。
????????中國的經濟要升級,出口產品也要升級,我們不能總是賣鞋襪、衣帽、玩具,當然這也需要,但中國裝備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場上接受競爭的檢驗,提質升級。我們裝備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購的,一些技術也是購買來的,中歐和相關方面,就裝備走出去進行合作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不過我還想通過各位向中國企業轉達一句話:你們可是要盡力啊,我們對中國裝備質量等做了承諾,可不要讓這個承諾落空啊。請中外記者給予監督。
????????解讀:
????????在記者會尾聲,李克強總理對中國裝備企業的一番喊話,可謂出其不意,且用心良苦。
????????與以往回答此類問題,都以外資企業在華經營環境為重點不同,他開頭便稱,中國政府會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正當權益。這表明,中國政府對待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全球準入門檻最高的市場,下一個階段的關鍵詞便是“走出去”。
????????從他的回答可以預見,未來一年,在重點建設海陸絲綢之路的大背景下,中東歐將是中國在歐洲布局的重點。在中東歐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帶動“中國裝備”在當地的市場進入,又將是下一階段中國進入該市場的具體策略。
????????中美關系
????????中美每小時成交1億美元
????????美聯社:
????????您如何評價中美關系的現狀,如果要進一步提升雙邊關系水平的話,兩國面臨的障礙有哪些?
????????李克強: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說是遠遠大于分歧,去年我們雙邊貿易額達到5200多億美元,粗略算的話,每一個工作小時,中美之間可能有1億美元的生意已經做成了。何況我們現在還正在進行中美投資協定的談判,中美合作的潛力巨大,要在增強互補性上多做文章。所謂智者求同,愚者求異,變是向有利于中美雙方、有利于兩國關系穩定的方向去走,還是要擇寬處行,謀長久之利。
????????解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前所長馬振崗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過去一年,中美關系達成了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共識,整體發展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波動。這背后的原因是去年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有了調整,從更多強調軍事安全,調整為更多強調經濟,其中包括推進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不過,去年一年也沒有太多進展。因此,中美關系目前比較平穩。
????????過去一年,中美關系面臨兩個問題的干擾:一是中日關系,二是南海問題。在中國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后,美國武斷地認為這是中國對日本的挑戰。美國希望日本和韓國更好地發揮盟國作用,形成對華牽制。不過,隨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美國第一次公開表示“失望”??傮w上,中美通過各層次的對話,妥善地處理了分歧。
????????馬振崗認為,新的一年,中國將繼續重視中美關系的發展。其中,下半年將在北京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以及中美投資協定的推進,可能成為中美關系的重點。
????????馬振崗說,過去一年,周邊外交除了日本和菲律賓外總體表現良好。南亞方面,中印帳篷對峙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其中李克強訪問印度起到了很大作用。去年底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召開以后,各方面都在進一步加強周邊外交工作。一些國家出現了內政問題,如泰國、緬甸和尼泊爾等,不過由于中國對這些國家都開展了“立體外交”,因此也不會使中國和這些國家的關系受到根本損害。
????????兩岸關系
????????兩岸經貿漸入“深水區”
????????臺灣東森電視臺:
????????請問您對新的一年兩岸關系發展有什么樣的期待?
????????李克強:
????????去年兩岸的媒體共同把“進”字作為兩岸年度漢字。這個字可以說反映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趨勢,也反映了兩岸民眾的期待,我也期待著在新的一年兩岸關系有新的進展,再進一步。我認為兩岸關系中重要的內容是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去年兩岸人員往來已經突破8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希望繼續保持這樣一個好勢頭。兩岸還在就ECFA后續協議進行商談,希望早出成果,造福兩岸的民眾和有關企業。
????????自2010年ECFA簽署以來,兩岸經貿關系不斷深化。去年ECFA的后續協商與落實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早收清單全部兌現,“投保協議”與“海關合作協議”生效實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簽署。
????????解讀:
????????浦東(上海)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服務貿易協議方面,臺灣相關機構還沒批準生效,所以今年關鍵是推進服務貿易協議的生效。另外下一步兩岸協商的重點是貨物貿易協議,涉及5500項產品,所以還有一個雙方協商解決的過程。此外,雖然目前已經有投資保障協議,但如果沒有爭端解決機制的話,投保協議的效力會很受影響,所以還需要推進爭端解決機制的建立。
????????在貨物貿易協議方面,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包承柯告訴記者,目前臺灣方面希望大陸有比較多的優惠條件,不過現在經貿往來必須從平等互利的角度思考,兩邊都要互惠互利。他預計,今年下半年貨物貿易協議有望簽署。
????????“如果貨物貿易和爭端解決機制能夠談成,今年整個ECFA的框架就建構起來了?!笔⒕旁f,現在ECFA真正生效的只有早期收獲計劃,投保協議還有缺陷,服務貿易還未生效,貨物貿易還沒談成,因此今年的任務仍然很重?!叭绻@些都能談成,那么未來幾年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整個效果就會體現出來?!?/p>
????????包承柯說,今年兩岸關系發展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推進。比如,經貿的問題主要是彼此開放市場,大陸方面是不太擔心臺資進入大陸,但臺灣對陸資入臺仍有很多類似經濟安全、過度依賴等方面的擔憂。因此兩岸之間還是要先易后難,不能急于求成。
????????霧霾
????????宣戰霧霾不能等風盼雨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央廣網:
????????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用了“宣戰”這個詞,這在以往是沒有的。請問總理,“宣戰”到底意味著什么?
????????李克強:
????????許多人早晨一起來,就打開手機查看PM2.5的數值,這已經成為重大的民生問題。
????????我們說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可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來宣戰。我們去年出臺了國務院治理大氣污染的十條措施,在161個城市進行PM2.5數值的監測,這在發展中國家是最多的。今年我們主動加壓,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確定能源消耗強度要下降3.9%,而去年實際完成是下降3.7%,這意味著要減少2.2億噸煤炭消耗。
????????對包括霧霾在內的污染宣戰,就要鐵腕治污加鐵規治污,對那些違法偷排、傷天害人的行為,政府絕不手軟,要堅決予以懲處。對那些熟視無睹、監管不到位的監管者要嚴肅追查責任。我們不能等風盼雨,還是要主動出擊,希望全社會,政府、企業、社會成員,大家一起努力,持續不懈地奮斗,來打這場攻堅戰。
????????解讀:
????????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董事長魯貴卿說,總理在記者會上再次關注霧霾,說明霧霾已經成為全社會都關注的綜合性問題,而治理綜合性問題需要有綜合性的措施。
????????魯貴卿建議,一是要喚醒公眾的環境意識,寧可發展慢一些,也要把維護環境放到保護生命的高度上;二是要法制治霾,除了現有環境保護法內要增加對山川河流的保護條款外,還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環境違法不應該只有罰款,而應該從嚴從重處理;三是環境保護不能僅靠環保部門,要從社會上每個人自身做起,當然國家也要有配套政策。
????????“比如我們的建筑行業,就要從自身做起解決建筑垃圾處理的問題,一個是節約資源,一個是避免城市占地,讓施工企業要強化綠色施工意識?!濒斮F卿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