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7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陳敬儒 實習生陳澤明)長安國際制藥地均產出2110萬元/畝、齊魯制藥地均產出1193萬元/畝、海靈制藥地均產出881萬元/畝……如今,在海口藥谷里,已經形成和壯大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它們紛紛通過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每寸土地注入活力,實現了用最少的土地產出最大的效益。
走小而精的發展道路
目前,海南長安國際制藥主要從事醫藥原料和制劑的生產與經營,生產和在研新藥80多個,主要涉及抗腫瘤、心腦血管病和抗感染等五大類。特別是抗腫瘤藥品———洛鉑,在國內擁有領先的地位,也是該企業的主打產品。2013年,長安國際制藥創造了2.5億多元的產值。
“我們走的是小而精、高投入高產出、風險可控的發展道路,主要生產一些附加值高的產品,所以我們的地均產出比較高”。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隋東虎博士說,去年,他們在12畝的珍貴土地上,生產出2.5億多元的產值,用最少的土地產出最大的效益。隋東虎介紹,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海南長安國際制藥走的還是科技創新道路,不斷拓展空間,特別是在“洛鉑”上,進行再研究和開發,在生產工藝上再提高和優化,擴大臨床適應癥,爭取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洛鉑”的產值達到10億元的目標。
在2013年海口高新區的企業地均產出排名中,齊魯制藥以1193萬元/畝位居第二。據介紹,去年二期工程固體制劑生產車間及水針車間投入使用后,有兩條生產線,四個品種投入生產,銷售收入達到82900萬產值,增長了135.73%,產值增速在園區里最快。“我們還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有30多個品種在研發”,齊魯制藥供銷部經理孫登華說。
提高用地門檻實現產值最大化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海口醫藥制造業實現了高速增長,醫藥制造業已經成為海口工業成長性最好最快最穩的行業,2013年全市55家正常生產的醫藥企業201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作為海口踐行綠色發展的一個先例,“海口藥谷”核心區已聚集了49家工業企業。
目前,海口高新區共有企業200家,其中已投產企業149家。2013年園區制藥產業投產企業地均產出為315萬元/畝。在園區各企業中,地均產出達到高新區產值要求標準(200萬元/畝)的企業為23家。除了長安國際制藥、齊魯制藥外,緊跟著的還有海靈制藥、萬特制藥、贊邦制藥等醫藥企業,均在800萬元/畝以上。
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朱東海說,從中央到地方,都強烈要求節約土地利用,高新區也一樣,在土地的使用上,一向的方針都是,用最少的土地產出最大的產值。下一步,高新區將對地均產出高的企業進行政策上激勵,實現“名利雙收”,同時也將對地均產出比較低的企業要求整改,實行優勝劣汰。
?
?
相關鏈接
四川一藥企注射液存隱患 多省患者現不良反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