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3月13日一周內,外國央行合計減持美國國債規模高達創紀錄的1045億美元,使得持有總量跌至2.855萬億美元 ]
????????隨著東歐局勢愈演愈烈,受挫的不僅是東歐市場,還有美元資產。
????????據外媒報道,近期外國央行大量拋售美債,截至3月13日的一周內,外國央行合計減持美國國債規模高達創紀錄的1045億美元,使得持有總量跌至2.855萬億美元。而《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從截至2014年1月2日的當周至今,多數時間內美國國債都遭到外國央行減持,累計減持總額已達1669.99億美元,而3月13日當周的減持規模最為驚人。由于具體各國持有變化數據具有延遲性,因此目前無法判斷哪些國家央行在該周大肆減持美債。但時間上的巧合是,克里米亞地緣政治局勢惡化,歐美擬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則威脅“放棄美元”。
????????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全民公投籌備與執行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馬雷舍夫宣布最終投票結果,公投最終投票率為82.71%;贊成加入俄羅斯的選票占96.6%。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17日決定,克里米亞獨立成為主權國家,命名為克里米亞共和國。克里米亞公投雖已結束,但是申請加入俄羅斯的道路似乎還未鋪平。在這件事上,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似乎已打算與俄羅斯“死掐”,而俄羅斯也有可能作出某種回擊。
????????早在3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美方正在考慮在經濟和外交上采取“全系列”措施“孤立”俄羅斯,以回應俄方在克里米亞的軍事行動。而俄羅斯總統普京4日在記者會上說:“那些打算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人應該慎重考慮,這將給雙方帶來損失。”
????????有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美聯儲托管的外國央行和機構持有的美債暴減,存在幾種可能:一是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提前拋售美債,謹防美國潛在的金融制裁;二是中國優化外匯儲備結構,轉換購買其他資產;三是外國央行和機構或許只是簡單更換了托管方;四則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拋售美債,從而用于提振本國貨幣。
????????然而,在如此局勢下,多數分析師認為此次拋售美債或許還是因為克里米亞事件,參與此次拋售美債的主角或許就是事件主角之一的俄羅斯。因為美、歐計劃對俄羅斯采取嚴厲的經濟制裁,而一旦采取制裁措施,俄羅斯存放在美聯儲的美國國債恐將遭受凍結。因此不排除俄羅斯為規避凍結的風險,提前拋售美債。
????????其實,美債遭拋棄并非頭一遭。
????????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債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也在逐步減持其旗下基金的美國國債以及政府債券持倉比例。據外媒報道,PIMCO的旗艦基金Total Return Fund的美國國債和政府債券的持倉比例從1月的46%降至2月的43%,按揭貸款的持倉比例也從1月的36%降至2月的29%。
????????PIMCO創始人兼聯席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認為,隨著美聯儲今年10月結束量化寬松(QE)政策可能性的增大,應該減持美國國債。他稱:“賣出美聯儲正在買的東西,因為聯儲在10月份之后就不會再買了。”
????????如今,加之克里米亞事件的升級,美國國債的避險功能銳減,取而代之的則是另一避險工具——黃金。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價格已從1204.5美元/盎司漲至目前的1377.5美元/盎司左右,漲幅達13.955%。
????????同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3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11日當周COMEX黃金投機凈多頭頭寸增加4766張合約,至123007張合約,表明近期投機者避險愿望再度增強,而黃金再度成為對沖基金以及其他投機者的青睞對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