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通道縣一名12歲留守兒童看了《爸爸去哪兒》節目后,思父心切,竟獨自一人離家出走,三天三夜步行上百里,到廣西尋找爸爸。在饑餓難耐情況下,男童入車偷盜兩元錢被扭進派出所。18日,廣西柳州警方向媒體通報這一案件,并呼吁外出的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關愛。(據??诰W)
留守兒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孤兒,大批進城務工人員的家庭處于離散狀態,大批留守兒童失去父母的呵護、關愛,導致這一群體中普遍存在著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親情失落、尤其是安全失保等問題。對此,媒體一再呼吁政府、學校、教師要多關愛留守兒童,關于節假日給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的報道也常見諸報端。
但是,社會再關愛,父母對于子女的關愛、教育與監護責任,是任何他人和社會組織無法替代的。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很難得到父母貼身的愛和關懷,也得不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里,父母是一個長期飄忽的身影,是可望不可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很難想象他們長大成人以后會是什么樣子,會不會被時代和社會所拋棄,會不會反作用于社會。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絕非一朝一夕的事,留守兒童無疑成了這一進程的巨大付出者。
“村莊沒有生氣,孩子的內心是荒涼的。”一邊是“流動”,一邊是“留守”,有誰認真的看到留守兒童心中的創傷。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轉型與陣痛的“流動時代”,如何使留在農村的兒童避免過早被“社會性斷乳”?如何避免父母為孩子外出打工掙錢、下一代卻在留守中荒蕪的發展悖論。
?
相關鏈接:
留守兒童心愿墻:無法認領的心愿顯留守之痛?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