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失眠者日趨低齡化 六成成年人失眠源于壓力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3-21 10:03

      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主題是“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來自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老年睡眠調整區等多個科室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大慶每年因睡眠障礙就診的患者至少超1.3萬人次,就診率較5年前有所提高,人們對睡眠關注程度、健康平安生活的認知程度在日漸提升……

      保守統計數據顯示大慶每年至少超1.3萬人次失眠

      “這一陣子睡得咋樣啊?”

      在大慶的街角廣場,親友見面常常會關心一下睡眠質量。

      隨著生活節奏的普遍加快,睡眠障礙已成為都市人的普遍現象。

      2014年中國睡眠指數發布,超三成人睡眠質量不及格。工作越穩定,睡眠質量越好。小微企業主、廣告/公關從業者和媒體人,高居睡眠障礙高發職業榜首。從整體看,人們開始享受舒適的睡眠,但同時也有更多的人飽受睡眠障礙的困擾。

      那么,大慶市民睡眠質量如何?失眠人群比例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對待睡眠障礙我們容易走進哪些誤區?

      記者抽取了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老年睡眠調整區等睡眠專科一年內的門診量為樣本,進行了調查分析。

      結果顯示: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自去年3月至今,共接治患者達6000余人次。

      而于去年投入使用的大慶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去年7月29日至今年2月25日,共接診患者8535人次,這其中包括老年心理保健單元(老年睡眠調整區、老年情緒調整區)、成人心理保健單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三大服務室。據這三大服務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接診患者中有失眠表現的人群比例分別為90%以上、90%以上、80%以上。按此比例計算,該中心不足一年時間里共收治有失眠表現的患者至少達7000余人次。

      依此計算,一年時間內,大慶至少超1.3萬人次受失眠困擾并選擇就醫,這其中不包括各大醫院神經科收治的失眠患者以及有失眠表現未及時就醫的人群。

      老年失眠患者占半數以上六成不及時就醫自行用藥

      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睡眠質量不好、第二天困倦沒有精神、情緒不穩定……這樣的癥狀是否經常出現在年邁的父母親身上?

      來自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的數據顯示:一年時間內,該門診接診的睡眠障礙患者6000余人次中,失眠患者占到80%至90%,其他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病種。在失眠患者中,老年人占到半數以上。

      與此同時,來自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老年心理保健單元老年睡眠調整區、老年情緒調整區的數據顯示,到此就診的老年患者90%以上伴有失眠表現,其中因身體疾病、心理疾病、使用藥物等導致的繼發性失眠患者占80%以上,這其中60%以上會選擇在家自行服藥,不會及時就醫。

      家住肇源的馮大娘就是一個例子。今年69歲的馮大娘近5年來每到晚上都難以入睡,好不容易睡著了,一點小聲響就會驚醒,整晚睡眠時間不到5個小時。意識到睡眠出現了問題后,她讓兒子買回安定類藥物自己在家服用。剛開始吃1片就有效果,后來增加到3片仍無法入睡。

      “睡不著就讓我們陪著聊天,我第二天還要上班,實在是受不了了。”馮大娘的兒子近日領著老人來到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老年心理保健單元就診。經檢查,確定馮大娘的失眠源于高血壓、心臟病所致,不從“根”上治,單純吃睡眠類藥物是無濟于事的。

      據老年心理保健單元主任楊海波介紹,像馮大娘這樣“諱疾忌醫”或認為“久病成醫”自己在家用藥的老人,會有很多健康隱患。除了會延誤身體其他疾病的治療外,老人服用安定類藥物后某一個時間段內的一兩個小時會出現腿腳無力等肌松反應,如果無人照料,很可能摔倒受傷。

      另據介紹,在就診的老年患者中,約有10%屬于原發性失眠,即無身體疾病,失眠原因來源于自身緊張情緒和心理因素。

      “不是每個人都要睡夠8個小時,年齡、體質不同,每個人要保證的睡眠時間也不一樣。”楊海波說,一般60歲以上的老人5小時以上睡眠就算正常,只要覺得第二天精神充沛,身體無不適表現,就是健康的睡眠狀態。

      六成成年人失眠源于壓力并無身體實質性疾病

      “已經兩個月睡不好覺了,每天晚上醒兩三次,之后很難入睡。”在大慶某大型私企擔任營銷總監的郭先生,近日來到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

      郭先生說,春節上班后單位分配給他的任務量讓他感覺很有壓力,盡管努力調節,可一到晚上還是無法入睡。

      “睡不著,有時就起來看電視。”郭先生懷疑自己腦神經出了問題。

      經過一系列檢查后,醫生確認郭先生的失眠并非來自于身體疾病,根源在于心理壓力。

      “18歲至60歲人群失眠患者以‘白骨精族’最多。”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副主任醫師佟曉燕說,這個年齡段失眠患者占到總門診量的30%至40%。白領、骨干、精英等高收入人群因其面臨家庭、事業等各方面壓力相對較大,也最容易飽受睡眠障礙的困擾。

      而來自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成人心理保健單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到此就診的患者中伴有失眠表現的同樣達到90%以上,這其中60%左右患者都由心理因素所致,并無實質性身體疾病。

      這類人群面對失眠呈現出兩個極端,一種是過于忽視失眠對身體的傷害,直到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才會就醫;另一種是過度擔心失眠對健康的影響,偶爾一兩次失眠便過度擔心,越緊張越睡不好,形成惡性循環。

      一位家住讓區的年輕患者,有幾天睡眠不好便認定患了失眠癥,自行服用調節睡眠的藥并不斷加量,每晚睡前都怕失眠。最后服藥完全失去作用時,他來到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成人心理保健單元就診。主任彭龍顏仔細診查后,給他開出一種治療失眠的“奇藥”。該患者當晚服用后,第二天便給彭主任打來電話道謝,稱幾個月從未睡過這么好的覺。

      “其實,那只是一種普通的營養藥。”彭主任說,這就是心理過度緊張導致失眠惡性循環的典型案例。

      “偶爾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失眠時表現出的恐懼。”彭主任說,過度治療、過度忽視都不可取。改變對待睡眠的態度,不要過分給自己設定睡眠目標,順其自然最好。但是,如果半小時以內不能入睡,中途易醒超過兩次,每周兩天以上這種狀態,持續一個月以上則須就醫。

      青少年兒童失眠比例增大最小失眠者4歲

      “醫生,我為什么每晚都睡不著覺呢?”走訪期間,記者遇見一名叫小董的高三學生到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就醫。

      小董說,自開學以來,天天晚上睡眠不好,感覺困,閉上眼睛卻睡不著。為了穩定情緒,她選擇看書,看著看著睡著了,但一會兒就醒了,這種狀態持續快一年了。

      “現在上課困,打不起精神。”小董說,上學期期末考試,她在班級排第四,年級組前70名,這樣的成績是她分秒必爭學出來的,但離自己的目標還差很遠。現在,她天天失眠,學習狀態不好,她很擔心自己的成績。

      據該單元主任任凱介紹,來這里就診的兒童青少年,80%以上都伴有失眠。近一年時間內,專家診室共收治1400余名患兒,超1100余名初高中學生、學齡前兒童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睡眠障礙,最小的患兒年僅4歲,是因為過度驚嚇所致。

      而按照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的統計數據分析,該門診每年接診患者中,學生占到10%,即約有600人左右。這樣算來,大慶每年就診的兒童青少年失眠患者超1700人。

      “兒童青少年失眠人群比例在增大,而且日漸低齡化。”任凱說,這和學業壓力大、家庭氛圍不和諧、社會環境影響等因素有關。這其中約半數以上患兒會伴有多動癥、強迫癥等情緒障礙。

      據介紹,兒童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關鍵階段,長期失眠除可降低身體免疫力外,更會影響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對這一群體睡眠質量的關注不可忽視,一般感覺睡眠質量不滿意3個月左右必須就醫。

      “找出原因,調整并不難,但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空間。”任凱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抗失眠,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三成左右夜班族

      會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

      “我是夜班司機,就得白天睡覺,但白天肯定不如晚上睡得好。”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他干夜班司機一年多,差不多已經習慣了這種作息時間,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白天睡不著了,晚上跑車犯困得厲害。王師傅只好來到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尋求幫助。

      綜合市心理保健調適中心與油田總醫院睡眠門診的數據分析,像王師傅這樣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礙的夜班族,達到總就診量的30%左右,作息規律紊亂是主因。

      “程度較輕的調整起來不是很難,但千萬不要自行服用安定類藥物。”楊海波主任提醒,服用安定類藥物除影響認知、反應能力外,還會產生宿醉反應,即服藥次日早晨可出現頭暈、困倦、思睡、疲乏和定向障礙等。

      “服用此類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據介紹,八成以上患者都存在一種誤區,認為治療失眠必用安定類藥物。其實,隨著醫學的發展,不同程度的失眠治療方式也不一樣,例如利用心理、物理等療法,即使用藥,也可酌情服用非安定類藥物。

      據了解,今年的世界睡眠日我國的主題是“健康睡眠平安出行”,旨在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睡眠,科學管理睡眠,保證健康睡眠,特別確保駕駛人員、生產崗位的操作人員有良好的睡眠,杜絕疲勞駕駛。

      “相比于5年前,睡眠障礙患者就診率明顯提高了。”彭龍顏主任說,這也說明人們對睡眠關注程度、健康平安生活的認知程度在日漸提升。

      在此,本報也想對您說一聲:正確對待睡眠障礙,及時就醫,讓我們每一天都能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延伸閱讀】

      世界睡眠日的由來

      為了提高人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睡眠日”,并將其放在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因為春季的第一天,季節的變換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失眠癥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

      “世界睡眠日”是一個人為設定的日子,這個日子的設定,并不是讓全世界的人在這一天放下工作,全體安然入眠,而是讓全世界關注所有該睡覺時睡不好覺的人。科學家們告訴我們。這批人為數不少,約有20%—30%的成年人患失眠癥。

    ?

    相關鏈接

    女子嚴重失眠 發帖向網友求助引宅男圍觀
    優等生不會講話得罪室友 致失眠焦慮不愿上學
    睡前洗澡易失眠 女人洗澡要避開8個時刻
    大四女生失眠2個月瘦20斤:晚上腦子總想事情

    ?

    相關鏈接:
    睡眠不好會賴床 8種食物多吃易失眠
    男人衰老不止是腎虛 精神疲乏易失眠或肝虛
    猜想了下十二星座深夜失眠的原因
    大四女生失眠2個月瘦20斤:晚上腦子總想事情
    人參強身?電視劇中的養生謊言  失眠危害有哪些?
    優等生不會講話得罪室友 致失眠焦慮不愿上學
    女子嚴重失眠 發帖向網友求助引宅男圍觀
    [來源:東北網] [作者:] [編輯:謝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