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回收來的臭豬皮,經過幾道簡單的工序處理后,最后煉出一桶桶豬油。20日下午,記者接到市民舉報,稱在海口濱江路某航空宿舍樓附近一帶有人用豬皮下腳料做原料,非法煉臟油出售。隨后,轄區瓊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工商等執法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是一家無任何證照的黑窩點,老板反復說道“這些油是喂雞的。”目前相關部門對這些豬油的去向進行調查。
市民投訴煉油窩點臭氣難聞
“我們村路口有個煉油窩點,到處排污水,隔著幾百米遠就能聞到臭味,而且我們擔心這些油會流向餐桌。”20日下午,記者接到市民的電話反映說,在海口濱江路一帶,有人非法用豬肉等下腳料煉制臟豬油出售,幾乎天天在煉油,加工點上空的大煙囪也冒著濃煙,氣味非常難聞,而且隔三差五,這個煉油點處就運出去大桶大桶的臟油,但具體運到哪里了,并不知情。
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記者對附近一帶進行暗訪。穿過一條條七拐八拐的過道,只見在該航空宿舍樓附近的確隱藏著一處破舊的簡易廠房,放養的大狼狗一直在周圍,記者根本進不去門。但從院子里散發出難聞的豬油味,而廠區內有人正在煉油。
隨后,記者立即聯系了海口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立即就趕到現場進行調查。
記者直擊:豬油加工點蒼蠅亂飛豬油流向不明
一走進這個簡陋的小廠區內,記者就聞到陣陣惡臭,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和幾名工人正在將豬皮和肥肉分割開,用于提煉豬油的肥豬肉被隨意堆放在地上,周圍還有不少蒼蠅飛來飛去。四口土制大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一名男子正在添柴火,時不時用鐵鍬攪拌鍋內臭烘烘的肥肉。
看到執法人員出現,工人們還是一直在忙碌,并未停止手中的活。案板上和地上的塑料筐子里面已經堆了很多分割好的碎肥肉。記者再往里走,在油黑的屋檐下,幾十桶已經炸出來的豬油都被灌進藍色的塑料桶里。地上到處是污垢,看了讓人惡心。
而對于分割后的豬油、豬皮流向,并不能確定。
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該豬油加工點不能提供任何證件,一名自稱是老板的男子表示:“我們是今年才搞的,煉制的豬油都銷往文昌譚牛、東閣飼料廠,主要是喂雞的,沒有賣到市場上。”
豬油窩點負責人說,他們每天都可以煉出豬油400多斤,一個月在1噸左右。記者提出為什么不去辦理相關證照時,一女子稱:“我們都是小成本生意,哪里有錢搞規模大的。”
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豬油窩點負責人并拿出了今年豬油出貨單,上面寫著收貨單位為文昌的一家飼料廠。食藥監的執法人員認為,這樣的出貨單不能證明豬油的流向。“對于豬油的最終流向,我們會積極調查,并決定前往文昌的飼料廠做進一步調查。”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陸副科長說。
食藥監局:初步調查銷往飼料廠
當天下午,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老板所說的“豬油銷往飼料廠”的說法,立即趕往文昌市區進行核實。“根據該煉油點老板提供的情況,當天我們趕到了其在文昌供應的一處40多畝的養雞場。”陸澤江告訴記者,通過對養雞場負責人的調查核實后,該養雞場老板證實該煉油點的豬油的確是供往他們的養雞場,養雞場一個月所使用該煉油點供應的豬油約有1噸半。陸澤江說,執法人員在養雞場看到了窩點內用于盛裝豬油的塑料桶,并對養雞場的購進單據一一核對,與當事人所提供的票據對應。
“由于該窩點提煉的豬油不屬于食用或不作為食品原料,目前我們已反映給了轄區工商部門以及畜牧部門等部門,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陸澤江表示。
截止記者發稿,轄區工商局并給這家黑豬油窩點下發了《市場巡查預警通知書》。但是也并未完全排除流向餐桌的可能性。下一步還要繼續深入調查。
?
相關鏈接:
海口多部門銷毀50斤私宰豬肉 端掉府城一私宰黑窩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