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匯豐PMI初值繼續下降至八個月低點,連續三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表明制造業活動持續萎縮,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加之前兩個月宏觀經濟數據均不樂觀,機構普遍預測,一季度經濟增速或會跌至7.5%以下。在此背景下,市場對穩增長政策出臺的預期也在增強。
匯豐昨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8.1,低于上月終值48.5,創下八個月以來新低,且連續三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
各分項指數幾乎全面下滑,其中,產出指數初值降至47.3,為18個月來最低,且連續兩月在50下方,上月終值為48.8;新訂單指數下滑至十九個月低點,就業指數也連續五個月維持在萎縮區間。
“匯豐3月制造業初值暗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繼續減弱。盡管外需有所回暖,但內需仍在走弱,這一情景與去年年中類似,增長主要受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疲軟以及工業部門產能過剩拖累。”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
今年前兩個月投資、消費、出口和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一季度經濟增速繼續放緩已成定局。此前機構普遍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速或放緩至7.6%,但多家機構下調一季度經濟增速預期至7.5%以下。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將一季度GDP增速預測從1月初的7.5%下調至7.4%;美銀美林將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的預測下調至7.3%。
屈宏斌也指出,“目前PMI水平顯示一季度經濟增速已經從去年四季度的7.7%下滑至今年預期目標7.5%以下,并可能挑戰政策層面7%的增長底線。”
去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也一度出現持續下滑的局面,在二季度經濟增速滑出7.5%的下限后,政府隨即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因此,當前局面下,市場對穩增長舉措出臺的預期在增強。
屈宏斌就預計,政府會推出一系列穩增長的舉措,可能的選項包括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門檻,財政定向支持地鐵、空氣凈化和保障房等領域,以及引導貸款利率下行。
事實上,從目前高層表態以及部委最新工作部署上就已透露出不少穩增長的信號。
3月19日,全國兩會后召開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部署今年工作重點時強調,努力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抓緊出臺已確定的擴內需、穩增長措施,加快重點投資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及時撥付預算資金。
近期也有不少政策和文件出臺,包括公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改委批復千億鐵路投資項目,證監會正式推出優先股等,國務院連發兩個文件從對外貿易和文化創意產業兩個方面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