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6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林菲 實習生吳小瑩)“幫我點個‘贊’吧,謝謝親。”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求贊”信息,讓隨手“點贊”成為許多市民的平常事,可是有時辛苦集滿了“贊”,商家卻不兌現禮品,讓被忽悠的市民很是受傷。工商部門表示,商家涉及虛假宣傳,但是取證有難度。
“集贊送禮”便宜不占白不占
打開手機微信朋友圈,隨時可見“集贊送禮”轉發帖子:“集30個贊送價值168元多功能音樂學步車”、“點贊送千足金鑲水晶1個”、“集贊贏七彩云南六天五晚游”……小到奶茶、蛋糕,大到酒店住宿、旅游,都有人在追捧、“求贊”。到底能否兌換?大多市民表示,隨手轉發“求贊”不需要太多精力,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就算沒送禮也不太在意。
市民韓小姐是“求贊”隊伍中的一員,她說,自己經常抱著“也許有用”的心態轉發這些信息,有免費洗車、送早餐等,有的已經兌換,有的是送代金券,自己也不一定去消費。市民林小姐偶爾才轉發一次這類“集贊”帖子,她稱,有時候發帖平臺“送”的禮品太好,讓她感覺有蹊蹺,她曾享受過一次集贊送100元現金餐券的活動,餐券上說明不能在周五至周日使用,“雖然是享受到了優惠,但諸如此類的消費額度、時間等限制也讓市民使用時感覺到不方便。”
商家不兌現市民很受傷
韓小姐回憶起十分生氣的一次“集贊”經歷。她稱,一個帖子里宣稱只要集滿10個“贊”就送她心儀已久的“檸檬水杯”,但是當她把“集贊”截圖發給對方后,對方卻自動回復了三個不同的“客服號”,韓小姐加了才發現這些“客服號”全是些利用微信平臺做直銷、代購的微信號。市民林女士也曾因為“集28個贊送港澳游”的活動興奮不已,結果自己支付郵費收到了所謂的“免費旅游票”,聯系客服對方稱要交600元導游費,途中還要進一兩處購物點,后來她也看到一些報道,才發現這些“免費旅游”很可能都是陷阱,到了旅游地會被強制購物。
記者在朋友圈中瀏覽了不少“集贊送禮”的帖子時發現,部分平臺名稱標明為某餐廳、商場等官方平臺,但也有部分發布平臺賬號為“港澳雙人游”、“旅游專線”等此類含糊不清的名稱。林小姐告訴記者,如果“集贊”人數不夠還能上網買,如果換不到禮品時可就有損失了。記者也在淘寶網里輸入“點贊”,出現了60頁“刷贊”的網店,其中一家網店最便宜為0.3元一個“贊”,月銷量超過4萬。
可查主辦單位資質辨真偽
市旅游委監管處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免費旅游”是不是真的,首先要看主辦單位的資質,必須是合法正規的旅行社,市民可在當地旅游局官方網站上查詢旅行社資質;其次,看活動內容是否合理,根據新《旅游法》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不得誘導、誘騙消費者,不得指定具體的消費場所,不得強迫購物。該負責人稱,集“贊”送出的“免費旅游”很可能是黑社黑車,或者是變相的“零負團費”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記者也從海口市工商局了解到,利用“集贊換禮”達到宣傳效果的商家,最后沒有按照承諾送出禮品,涉嫌虛假宣傳,但這是一種新型的廣告模式,目前暫無相關法規專門進行約束。如果消費者投訴,工商部門也會進行處理,只是容易遭遇取證難的問題,例如商家注銷平臺不承認,或者第三方平臺操作等。工商部門也在此提醒市民,在參加此類“集贊換禮”的活動時,可以選擇規模、名氣較大的商家微信平臺,如果活動內容中沒有具體時間約定,或者具體條款時,市民也要小心被忽悠。
?
相關鏈接:
七成職場人曾被“畫餅充饑” 升職加薪不兌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