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家住西安城南的公務員李應(化名)送走了來西安度假的老同學楊鑫(化名),李應感覺老同學來的這幾天,自己“受了刺激”:畢業(yè)分別快10年,當年的上鋪同學已是金融界新秀,而下鋪的自己依舊是名普通公務員,自己挖空心思為這位“睡在上鋪的兄弟”準備的人家當年最愛的菠蘿,遭到“嫌棄”,宴請時也被人家搶著買單,這讓李應很受傷,甚至心情郁悶欲換工作。(3月25日《華商報》)
俗語有云,“人比人,氣死人”,說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十年未見的上下鋪兄弟,曾經(jīng)的好哥們,難得相聚竟因“炫富”傷感情,實在不值。
說說“炫富”與“受傷”吧。不再喜歡當年的菠蘿,搶著買單,單憑這幾點很難給李應的這位“金融界新秀”同學扣上“炫富”的帽子,但李應的“受傷”卻是實實在在的。公務員本是大眾眼中的香餑餑,鐵飯碗,可李應竟萌生出放棄鐵飯碗的想法,可見其“受傷”之重。
筆者不明,一個是身為公務員,一個則是金融精英,這八竿子打不著的職業(yè)怎么就較起真來了,真是有點秀才遇上兵的感覺。誠然,李應的“受傷”更多的表現(xiàn)在價值取向上,認為上鋪同學已步入上等階層而自己僅僅只是普通的公務員,自卑的心態(tài)盡顯而產(chǎn)生了所謂的落差感。李應的“受傷”,或許已然忘記了他當初選擇了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李應的金融界新秀同學若是與世界首富相比,估計會比李應更為受傷。
身為公務員,受到的刺激應該是民眾的不滿投訴而不是人民幣不足的郁悶,比上鋪兄弟有錢的人多了去了,難道見一個就要郁悶一次?見一個就要換一次工作?忘了理想,沒了原則?若真如此,還是奉勸李應早早放棄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工作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