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河北省近日出臺該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保定和廊坊等擬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城市布局和定位。此舉引發社會關注。
河北率先提出自己的安排,但北京和天津尚未出臺相關計劃。分析認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大勢所趨,但面臨諸多挑戰,迫切需要加強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進行大力推動。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河北是首選地。河北出臺意見對各地功能定位、產業發展、城鎮布局、生態建設等作出一攬子安排,是該省的頂層設計。
作為特大城市,北京人口已超過2100萬,人口過度集聚、交通擁擠、空氣污染、資源緊張等“大城市病”問題突出,這些問題難以靠北京自己解決,而區域協作發展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今年2月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
近年來,京津冀區域協作舉措不斷;三地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應對霧霾;北京確定將西城區動物園批發市場外遷;靠近河北廊坊的北京新機場今年將開工建設;三省今年各自政府工作報告對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部署。
長期關注京津冀區域發展的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說,京津冀地區有一個首都、兩個直轄市、三個行政區,獨特的“一二三”現象為世界罕見。這一區域人口、車輛、建筑一直在增加,環境承載量不斷加大,三地首先都要加強對自身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研究,弄清楚一個地區的環境容量,才知道能承接多少和什么產業。
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曾表示,天津發揮港口、制造業、教育、人才等優勢,承接高端制造業制造環節乃至整個產業鏈轉移和研發成果轉化,強化經濟、社會、服務功能。
分析人士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區域城鎮體系不夠完善,產業分工不盡合理,區域內發展落差較大,生態環境約束明顯等。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方向毋庸置疑,其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一帆風順,會有風險和挑戰?!蔽淞x青說,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在共識基礎上制定近期、中期、長期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前預估風險程度,加強統籌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專家建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國家層面的協調推進機制,盡快出臺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破除行政壁壘的約束,促進京津冀三地有效對接,協同發展。
對此,天津市發改委主任張志強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帶領京津冀三地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具體方案,開展高層次的區域規劃研究合作。
張志強說,今年天津將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探索京津冀社會公共服務協作管理新模式,同時共同研究制約三地協同發展的矛盾和問題。
北京市長王安順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將把破除行政壁壘、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頂層設計,實現規劃同圖,推進基礎設施、產業和市場一體化。
“三地各自能做的,先各自做;需要三地協同做的要尋找最大公約數和利益共同點,尋求中央政策支持。”武義青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