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在緬甸全年投資額也就在2000萬美元上下,銳減至2012年的1/20,與高峰時期的2010年相比還不到1%。緬甸的游戲規則已經改變。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上臺,特別是2012年緬甸投資法頒布后的這幾年,也正是中國在緬投資額銳減的幾年,時間是吻合的。
國際在線報道: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13財政年度(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緬甸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驟減。有媒體統計,2013年中國在緬甸全年投資額也就在2000萬美元上下,銳減至2012財政年度(約4億美元)的1/20,與高峰時期的2010財政年度(約82億美元)相比,還不到1%。在投資額排名上,中國4年來首次讓出第一寶座,跌至10名左右。與此同時,緬甸吸收的外國投資總量飆升。預計2013全年的投資額將接近上一年度的3倍。
中國在緬投資銳減的原因在于,緬甸的游戲規則已經改變了。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上臺,特別是2012年緬甸投資法頒布后的這幾年,也正是中國在緬投資額銳減的幾年,時間是吻合的。
中國在緬投資額減少和外國在緬投資總量颮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原因在于中國企業轉身不夠迅速,沒有跟上緬甸發展的步伐。
中國在緬投資額排名從第一名上跌落下來,有其必然性。在軍政府時代,緬甸是個封閉的市場,西方國家不僅不投資,而且制裁緬甸。中國由于和緬甸的傳統友好關系,在緬投資有著西方國家沒有優勢。但現在西方解除了對緬大部分制裁,緬甸自身也放開了政策。自然可以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緬甸政府也希望看到一種投資來源多源化的局面出現。所以,中國不再是緬甸最大的投資國,這個問題理性地看待。
緬甸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最后一塊投資處女地。這里有著未開發的市場,有高素質的就業人口,全民識字率很高,而且很多人會講英語,再加上這里自然資源很豐富。緬甸就像一塊洼地,資本向這里流動符合客觀規律。韓國從2010年起加大了對緬甸投資力度。韓國對緬投資門類非常廣闊,既包括礦業和能源開發,也包括經濟特區的建設。此外,韓國的投資還涉及新能源和環保產業。而日本和緬甸一直有著密切的貿易。即便在軍政府時期,日本就一直是緬甸的重要貿易伙伴。
中國企業要想在緬獲得更多商機,應該“換位思考,投其所好”。投資門類要選擇緬甸社會發展經濟轉型真正需要的東西。以前的緬甸幾乎沒有互聯網,電信業非常落后,人們也不用手機。緬甸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多少年不變樣。但這個國家現在開始發展了,電信、基礎設施等等領域成了大市場。
除去能源和礦產,緬甸在公路、鐵路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是需要外國投資的。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另外,中國和緬甸有漫長陸地邊界,中緬兩國人員往來密切。這是美國、歐洲、韓國、日本都無法比擬的優勢。中國企業需要認清形勢,調整思路,換位思考發揮自身優勢,以一種競爭的姿態進入緬甸市場。
背景介紹:
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上臺 曾經歷三次失敗轉型
2011年3月30日,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和發委,即軍人政府)主席丹瑞大將簽署和發委2011年5號聲明,決定自聯邦官員在聯邦議會宣誓就職起撤銷各級和發委,完成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權力的交接。緬甸當選總統吳登盛當天在聯邦議會全體會議上宣誓就任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兩位副總統吳丁昂敏烏和賽貌康也宣誓就職。新政府共設立34個部、任命30位部長(其中4人兼任兩個部長職位),政府部長、各省邦以及少數民族自治州(縣)的主要官員也正式就職。
2010年11月7日大選后組成的政府正式取代軍人政府接管國家權力。本屆民選政府也是緬甸自1962年建立軍政府以來的首個民選政府,在緬甸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
?
?
相關鏈接
海口動員確保完成今年固定資產投資800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