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李銀 攝影報道)椰城各大超市奶粉銷售區和母嬰商店內,進口奶粉占據了“半壁江山”。為杜絕篡改保質期等隱患,國家質檢總局明令,從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
記者1日走訪海口各大超市,均沒發現有加貼標簽的洋奶粉,但嬰幼兒商品店少數洋奶粉存在加貼標簽的現象。
洋奶粉管理新規實施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去年發布的《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公告還規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其報檢日期到保質期截止日不足3個月的,不予進口;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已灌裝在向消費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裝中。
各大超市已執行新規
記者走訪市區家樂福、大潤發、華潤萬家等超市時看到,惠氏、貝因美、美贊臣等洋品牌隨處可見,奶粉罐體上均未有加貼中文標簽,產品信息均以中文形式印刷在奶粉罐體上。
家樂福南亞店進口奶粉專區的導購員告訴記者,眾多進口奶粉品牌已開始執行新規,將產品信息中文版印制在罐身,標簽都是由奶粉經銷商貼好。現在出臺的奶粉標簽新規可以規范企業,方便消費者辨別。“新規的出臺,可以說讓消費者在購買奶粉上多了份保障。”這位導購員直言。
部分母嬰店違規銷售
大型超市的洋奶粉都按新規來執行了,可是部分母嬰商店和進口食品店的情況就不樂觀了。在青年路的一家母嬰店里,洋奶粉包裝上的中文說明是后貼上去的紙質標簽,掀開紙質標簽一角,下面全是英文說明,而非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的“直接印制在包裝上”。
在海府一橫路一家母嬰商品專賣店中,有直接在奶粉罐體上加貼中文標簽的品牌,當記者詢問進口奶粉是否可以加貼中文標簽時,銷售員表示并不知情。
記者登錄淘寶商城搜索“洋奶粉”找到12.48萬件寶貝,海外代購的奶粉基本上是加貼的中文標簽,有些甚至是全外文標簽。對此,一名代購淘寶店主表示,包裝全英文才能顯示出真正是從國外代購的,“如果需要中文說明,我們可以代為翻譯。”事實上,網店銷售的所謂“代購奶粉”安全風險比較大,不但監管部門監管困難,一旦出了問題,維權也比較困難。
?
相關鏈接:
美素奶粉新品漲價10% 其他洋奶粉無調價計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