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香港遭50年一遇暴雨 排水標準防200年一遇洪水

    ??诰W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4-05 08:21

      亂云飛渡警示香港將面臨高溫氣候(圖片來源:網絡)

      雨季降臨,4月30日,香港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雨天氣,并一度出現冰雹,實屬罕見。至今,有地區被水浸,但未發現人員死亡。

      大風大雨中慌亂與狼狽總不可避免,但這不能遮掩香港“天災應變計劃”機制的日趨完善。按照相關計劃和指引,打工族收到公司提醒提早下班、所有學校自動停課、社區開放庇護站、警察舒緩下班人流、消防人員處理倒塌樹木、媒體及時報道臺風進展……政府和民間機構各司其職,風災應變幾已成為香港的自然反應。

      與內地的大多城市相比,香港地處沿海,地形復雜,加上常遭臺風和暴雨侵襲,屬內澇的高發區。盡管大雨不斷,臺風肆虐,香港卻并未出現“觀海”的情況,也鮮有市民因災死亡。面對暴雨、水浸、強風和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威脅,香港是如何解決這個困擾城市發展的難題的呢?

    遇暴雨發三色警告 第一時間調配救援

      針對暴雨,香港天文臺會由弱到強依次發出黃色、紅色、黑色暴雨警告。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時,表示一些低洼和排水情況欠佳的地區可能發生水浸,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則表示水浸情況會更嚴重,可能導致混亂。

      每當大雨影響新界北部,如果預計低洼地區可能或正發生水浸,天文臺就會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發出水浸警告后,天文臺會把有關報告送交政府部門及電臺和電視臺,以便向市民廣播。媒體會定時報道最新情況,直到大雨預料不會再對局部地區引致任何嚴重影響。

      水浸特別報告發出后,新界北渠務部緊急控制中心便會啟動,渠務署及相關部門隨時準備疏通淤塞管道和河道。消防處、警務處、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民眾安全服務隊會調配救援資源和救護車疏散和援救水浸災民。

    “水浸”前未雨綢繆 排水標準200年一遇

      上世紀90年代,香港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事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到2010年,能造成嚴重社會或經濟影響的“嚴重水浸黑點”已經全部清除。到了2011年,香港僅剩16處中、小程度或輕微的水浸地點。

      為全面解決雨水排放問題,特區政府在1996年展開了“雨水排放系統整體計劃”。按照香港政府渠務署發布的標準,防范洪水方面,市區排水干渠系統200年一遇,市區支渠系統和主要鄉郊集水區防洪區為50年一遇,鄉村排水系統則為10年一遇。

      周詳的設計,包括不斷的巡查、清沙及修理在內的預防性維修計劃,對保障排水系統正常運作至關重要。香港特區政府定期巡查有問題的路面集水溝、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 此外,渠務署還特別向部分水浸“黑點”地區住戶提供“預警短信”服務。當天文臺做出預警,渠務署會發短信給水浸高發區的住戶和店家,通知他們將有暴雨或臺風到來,讓他們做好預防工作,減少水浸損失。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香港年均降雨量也在不斷增加,區域性暴雨周期變得更短。香港渠務署對治理方法進行了檢討,意識到必須恢復生態環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內澇治理難題。為此,渠務署在整治下水道及防洪工程中注入保育自然生態的元素。在元朗排水繞道工程范圍內,進行生態恢復試驗,試圖通過重建濕地、水塘等方法,尋找可持續性的抗澇方式。

    遇強風:資訊渠道暢通 市民自我防護意識強

      作為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化都市,香港有多種暢通的渠道發送應急信息。香港夏季熱帶氣旋頻繁,出門查天氣是多數香港人的習慣之一。香港天文臺為配合市民的需要,推出了“我的天文臺”手機應用,很多年輕人都會利用智能手機“出門先看天”。

      每逢風災雷暴等天災,香港天文臺的高級科學主任可能是“出鏡率”最高的政府人員,在多年的實戰和演練中,香港已經形成了唯天文臺“馬首是瞻”的應變機制。

      此外,香港天文臺與傳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氣出現異常,主流媒體包括電視臺、廣播、網站,都會把最新的天氣資訊擺放在顯眼位置;各公共場所包括地鐵、商場、住宅小區、醫院等,都會懸掛標準化的天氣預警級別。

      雖然常有人抱怨天文臺發布的風球信號是“虛驚一場”,但是,香港市民普遍把天文臺的預警“當回事兒”。香港的公司一般會在天文臺宣布懸掛8號風球前兩個小時讓員工下班,確保住得遠的員工可以在風球到來前順利到家。

    遇大地震機會小 港府仍推應變計劃

      香港位于歐亞板塊內,而并非處于板塊邊緣。著名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位于歐亞及太平洋板塊的邊界并貫穿日本、臺灣及菲律賓。香港距離這條活躍地震帶頗遠,發生大地震的機會很微。

      針對地震及海嘯,香港特區政府制訂了《天災應變計劃》,如發生破壞性地震或遇到其他未預計的緊急情況影響香港,保安局將會啟動緊急監援中心以統籌各政府部門所采取的應變行動。

      據香港天文臺網站報道,1905年以來,香港的有感地震從未引致任何傷亡,其中絕大部份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V(五)度以下,最高記錄則是1918年由距離香港300多公里汕頭附近發生的地震所引起的VI至VII(六至七)度。

      開支少見效大 香港防災教育很劃算

      香港的自然災害主要是臺風,以及由此引發的暴雨、洪水和山體滑坡。

      20世紀70年代初,在高速發展和缺乏風險管理的情況下,香港建造了大量不合安全標準的斜坡,導致發生多宗滑坡災害,傷亡嚴重。為了更有效地防治滑坡災害,香港當局在1977年成立了土力工程處,專責規管山邊的發展和邊坡的設計、建造和維修。土力工程處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宣傳及公眾教育。

      “山泥傾瀉警告勿輕視,遠離斜坡莫遲疑”,這是一句在危險地帶常見的標語。香港大多數市民都知道,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時,應遠離陡坡,避免駕車經過山坡地區,受山泥傾瀉威脅的房屋居民,應前往安全地點暫避。市民應取消非必要的約會,盡量留在家中。

      “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事前的教育推廣十分重要。”香港天文臺科學主任陳營華認為。與自然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相比,防災減災教育無疑是一項“劃算”的工程。土力工程處報告稱,在降低山泥傾瀉風險方面,公眾教育所需的費用遠低于工程開支。

      “風雨由天定,安全在人為?!毕愀厶煳呐_前臺長林超英說道,防災減災的重點應放在提高民眾的災難意識和對有關自然現象的理解上?!帮L雨始終會來,是否造成傷亡全看我們自己事前做了什么準備。”

      預警信號普及進課本

      香港的每一個中小學生,都知道預警信號的基本含義。香港中小學課本,會教學生理解有關氣象警告信號和機制,及如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土力工程處就參與了新高中學制地理及化學科課程教材編制,提供相關資料,包括14本書冊、海報、宣傳品等,以提升師生們對斜坡安全的知識。

      政府部門還會在電視臺播放宣傳片,在繁華地帶派發宣傳品,舉辦巡回展覽、安全講座、攝影比賽等。比如,土力工程處曾制作短片——“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期間怎樣保護家人和自己”,在雨季來臨前在電視臺播放。

      “8號風球懸掛后,應留在室內安全地方;紅雨警告時空曠地方工作人士暫停作業;家中應備有微型收音機、手電、哨子等應急用品……”這是香港政府保安局編制的《趨吉避兇建議手冊》中的內容。保安局曾通過民政事務總署、社會福利署、教育署派發1萬本小冊子,還派發10萬張印有防災指南的書簽。

      香港天文臺出版的《基礎氣象知識》,每本售價港幣40元,向大眾推廣氣象知識,讓市民更了解影響香港的天氣系統,提高防災減災意識。這本書共有101頁,以淺白的文字介紹基本的氣象知識、天氣觀測技巧、香港常見的天氣情況,以及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等全球現象。

      企業合同寫明防災措施

      香港700萬人口中,有近365萬的就業人口,企業成為防災減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企業內很多防災減災教育,是潛移默化進行的。比如,每一名新進員工簽訂雇傭合同時,會看到合同中清楚寫明黑色暴雨和臺風警報時的應急措施。

      另外,《雇員補償條例》也規定,在8號或以上臺風警告或紅色、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雇員在上下班途中遇到意外而受傷,均劃為工傷,雇主需負補償責任,員工維權有法可依。

      企業特別是公共部門的企業,在明確責任的同時,對危機教育的宣講也不遺余力。比如港鐵公司,作為香港最大型的運輸系統,定期舉行各種公眾教育活動,并與香港警務署、消防處、醫院等緊急服務部門定期進行演習,一來可使廣大乘客有應急響應、處置的意識和技能,二來也讓員工掌握緊急事故來臨時的應變和疏導程序。

    ?

    相關鏈接:

    南方持續暴雨 海口美蘭機場啟動及時航班延誤預警
    廣東暴雨成災已致11死 深圳滯留旅客打砸柜臺

    ?

    相關鏈接:
    廣東暴雨成災已致11死 深圳滯留旅客打砸柜臺
    暴雨考驗城市底線思維
    南方持續暴雨 海口美蘭機場啟動及時航班延誤預警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編輯:李文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