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8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楊杰?實習生 王曼)“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如今,點香燭、燒紙錢、燃鞭炮的傳統祭祖方式逐漸“失寵”,越來越多的市民不再沿用傳統的祭奠方式,獻鮮花、植樹種草、網上祭奠等綠色環保的方式成為了清明節的“寵兒”。
鮮花表心意
“今年我們家買了些鮮花去掃墓。”家住府城療養院的林女士說,以前清明都燒紙錢,但這幾年都買鮮花過清明。“用芳香的鮮花取代漫天飛揚的煙灰,既環保又不用擔心引起火災。”
記者注意到,清明期間,來鮮花店買花的人很多,花店前擺放著各種素色的鮮花,一向“奪魁”的紅玫瑰則“退居二線”。海港路仙花坊的老板說,清明期間,菊花、白玫瑰、百合等素色的花很受市民歡迎。
薄酒思念重
在海口工作的王先生說:“父親生前很喜歡喝酒,所以我們帶了他喜歡的酒去孝敬他。”王先生說,家人都斟上一杯薄酒,輪流表達自己的思念和祝福,然后大家圍在一起回憶老人生前的事跡。
市民王旭也表示,她清明帶了一瓶酒和水果糕點,給先人斟上酒擺上食物后,就開了家庭“追思會”,大家都圍坐在一起聽長輩說起先人的故事和經歷,一家人在清明時節聚在一起,促進了家庭的和睦。
多樣化祭奠
“你愿意用什么方式祭奠先人?”清明期間,記者在海秀西路隨機采訪。雖然有些市民還是無奈地沿用傳統的方式過清明,但他們心中也希望改變傳統,用比較環保綠色的方式祭祖。
“長輩都用傳統的方式祭祖,一時間還不能改變他們的觀念。但我還是很贊同用植樹來祭奠親人的,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可以祭奠親人。”大四學生王秀紅說,植樹感覺就像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感覺他們依然活著。
在海口打工的張柳紅說:“雖不能回家祭奠親人,但在清明時翻翻過去的照片,回憶過去的點滴,寄托對親人的思念。”
另外,記者注意到,祭奠網站越來越多,中國陵網、中國祭奠網、天堂紀念網等祭奠網站受到網友的力捧。市民可以模擬完成獻花、點燭、燒香、敬茶、敬酒等祭奠活動,此外,也可以給先人留言,表達思念之情。
?
?
相關鏈接:
《美隊2》內地清明檔狂斂2.4億 白百何新片陪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