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于今天在海南博鰲開幕。在經濟學家“六問”: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分論壇上,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紀凡表示,中國過去的20年有一個特點就是跑部前進。跑到中央部委就前進了。因為獲取資源取得成功比創新取得成功容易得多。我拿到一些資源,我能拿到,你拿不到,我就成功了。
以下是文字實錄:
高紀凡:我想接著上半場簡單說一下,剛才我非常高興的看到包括歐美的教授、專家都非??隙ㄖ袊欠浅>哂袆撔铝Φ膰?。我在這里給大家表達我的觀點,中國人和中國企業的創新力是毋庸置疑的,創新是中國基因里面的東西。為什么中國在過去的又被質疑?今天的題目很好,創新和企業家精神。創新和企業家精神聯合在一起,創新不是科技人員的事情,首先是企業家的事情。一個企業誕生后或者要創建一個企業的時候,有一條是所有企業都想的,就是要取得成功。要取得成功,每個國家、每個行業都有取得成功的不同的環境。他無非兩種情況,第一種,通過創新發展,不管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市場創新來取得成功,一種就是通過獲取資源取得成功。假定你這個環境說我一定要通過創新來創造價值才能成功,必然創新就是被社會肯定的。你不走創新這條路線就不能成功。假定你這個社會環境,更多的是通過比如說政府資源包括審批、包括其他一些,或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掌控的金融、銀行的資源的一些批準來取得的話,那更多的人就會去想去獲取資源來獲得成功。所以中國過去的20年有一個特點就是跑部前進。跑到中央部委就前進了。因為獲取資源取得成功比創新取得成功容易得多。我拿到一些資源,我能拿到,你拿不到,我就成功了。
現在中國創新力量的迸發的核心,就是說要重新構建一個讓創新者能夠成功的環境。簡單一點,剛才張教授說的,包括審批問題、包括準入問題,包括一系列地方政府對一些企業過度保護問題,這些都不利于企業創新這么一個環境。當然我們非常高興的看到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機制,這個方向如果真的能夠堅定地走下去,把一些不公平的獲取資源的環境消除掉,逼得中國企業只有走創新才能取得成功。我看到這里面的希望,當然我也看到這里面的艱難。
我是搞光伏的,光伏行業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他剛好是兩面性,第一面性,中國光伏為什么成功?剛才我在吃飯的時候碰到林毅夫教授,我說首先中國光伏的技術在全球是領先的,所以中國企業不管什么貿易保護什么情況下,在德國、在歐洲、在美國,在哪里做,都可以在競爭中間獲得領先。但是同時另外一個反面的東西,中國也有很大的力量,地方政府過度地把資源給了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最后這些企業采取低價競爭辦法,搞成傾銷了。這兩個東西在中國共存,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想法是說我們怎么能夠讓這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簡單獲取資源的企業得不到發展,甚至現在優勝劣汰的機制一定要建立起來。假定不通過創新有競爭力,最后不但企業綁住了地方政府、銀行等等,這個環境不改變,一定很難。這是我的意見。
?
?
點擊進入專題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