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P2P網貸是民間借貸陽光化的途徑之一,但P2P網貸平臺的安全問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其中,業內最為老牌的宜信更是在爭議中和行業共同“野蠻成長”。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宜信有8億貸款已經壞賬,貸款主體已經遭到多起訴訟,宜信即使申請資產保全,也很難追回全部欠款。
上述知情人士稱,宜信此次似乎落入精心設計的“陷阱”,壞賬公司本身就是個皮包公司,盡職調查時的銀行流水都是造假的,抵押物都是東北4線以下城市的爛尾樓。但是高達22%的利率吸引下,宜信仍然放出了這筆貸款。
就在3月底,宜信CEO唐寧曾宣稱,宜信的整個風險管理環節涉及信貸業務拓展部門、貸審風險管理部門、代后管理部門等多部門運作。信貸業務拓展部門主要負責客戶的開發和資料的收集,對客戶進行身份認證及做好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貸審風險管理部門一方面負責風險數據分析、建模,進行實時的數據監控,系統維護,制定相應的審批政策與審核標準,同時負責具體的貸審運營工作。貸后管理部門負責風險預警、逾期客戶催收等,具體該部門利用量化工具,密切關注客戶的還款行為,結合數據模型開發客戶的行為評分模型等,制定不同的催收策略,以及進行資產組合的風險預警管理。
看似無懈可擊的業務流程卻爆出如此大額的壞賬,不由的讓人對p2p網貸平臺的風控水平產生疑問。P2P行業的壞賬率逐漸走高,2013年高位盤旋在3.5%-5%。但有個別網貸平臺已經超過了6%。據統計,在p2p網貸平臺中,拍拍貸的壞賬率在5-8%之間,而宜信、人人貸的壞賬率僅3-5%,人人貸為1.38%,融信財富為1.93%。據相關統計,2013年P2P網貸行業成交額高達1058億元。近日,某網貸機構發布《中國P2P網絡借貸行業2014年3月份月報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國P2P網貸總成交額為155.08億元,日成交額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有點“瘋狂”。
在P2P“瘋狂”成長的同時,一份關于2013年至今P2P跑路名單的帖子也被廣泛傳播,這份名單共列舉了85家跑路或倒閉的P2P平臺,其中2013年全年共75家,2014初的一個月里10家。除了利用P2P的創新模式去行欺詐騙錢之事的少數公司,多數公司都是經營能力不足,對P2P的風險估計不足而經營失敗。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壞賬率,成為當前P2P平臺最緊迫的課題。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