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快排水,科學安全救援——云南曲靖煤礦透水22人被困救援情況追蹤
????4月12日,云南曲靖煤礦透水事故發生后第6天,被困22名礦工仍無音訊,抽水救援工作繼續緊張進行,累計排水超過2萬方,井下水位下降已過一半。
????參與救援的有關專家介紹,這是云南有記載以來最大的一次煤礦透水事故,井下救援難度大、風險高。在各方重視和支援下,事故救援科學安全開展,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辦法加快排水,以最大努力營救被困人員。
????云南史上最大的煤礦透水事故
????7日凌晨4時50分,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下海子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導致22人被困。截至12日中午,被困人員仍無音訊,救援正在緊張進行。
????事故救援專家組成員、曲靖市煤炭局副局長楊彬介紹,透水事故發生后,礦井水位以下容積約為3200立方米,所以最初估計井下積水約3200方,但這只是靜態的水量,后來發現,井下還與其他水源連通。專家分析,水源可能來自附近廢棄多年的陸東煤礦老窯水,根據測算積水約有4萬立方米。
????“這次事故不僅是曲靖、也是云南歷史上最大的煤礦透水事故。”事故救援專家組成員、云南省安監局副局長湯忠明說,此次透水事故救援難度大、風險高,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礦井巷道斷面小,大型排水設備的安裝受到限制;二是煤礦供電能力不足,需要重新鋪設電纜以滿足救援用電;三是救援所需的大型排水設備均需要從外地調運,在設備選型、采購、運輸等方面耗費了時間;四是井下巷道的支護成為影響安全救援的主要因素,尤其水淹過的巷道支護維修工作量大。
????全力加快排水,水位下降過半
????“對這次事故救援,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協調四川、貴州等省專業救援隊伍,從全國調集了大型抽水設備參與救援,使排水速度有了明顯提高,救援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楊彬告訴記者。
????事故救援專家組成員、云南東源煤電公司副總經理孫吉安介紹,救援現場增設了兩臺500千伏安的變壓器,增加供電容量。由恩洪、后所、陸東三個大型煤炭企業分別管理運輸下山、回風下山和井底水倉三個排水系統,貴州、四川兩個專業排水救援隊負責設備管理,全力保障抽水設備正常運行。
????“通過大量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我們現在形成了每小時630立方的排水能力,今天晚些時候預計還能再增加每小時200立方。”事故救援新聞發言人、曲靖市政府秘書長羅世雄12日上午說。截至12日8時,事故救援累計已排水22044立方米,井下水位總共下降556厘米,下降幅度超過了一半。
????據了解,以目前的排水速度估算,如果積水確實為4萬立方左右,煤礦積水有望在13日或14日基本抽完。湯忠明表示:“全體救援人員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加快排水速度,加強設備維護管理,爭取盡早找到和救出被困礦工。”
????科學安全救援,避免二次事故
????有人提出,鉆探打孔為何沒在救援行動一開始就進行?孫吉安解釋,一是由于地面向井下控制點打鉆有風險,控制難度大,鉆探過程中可能遇到采空區,也可能將上部未聯通的采空區及其積水引到透水水源,所以過程復雜,需謹慎論證、評估鉆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開鉆坐標。二是確定有資質并具有施工經驗的專業隊伍,趕到現場需要一定時間。三是確定地面鉆孔位置,需以礦區永久坐標控制點為基準坐標,一站一站地測放到控制點上,也需要一個過程。
????孫吉安介紹,鉆孔有兩重作用,一是加快排水,增快救援進程;二是一旦發現地下有生命體征跡象后,從孔道輸送氧氣、食物和水。
????目前,有200余人在井下實施救援,如何保障救援隊員的安全,確保不發生二次事故?楊彬介紹,一是成立了救援指揮部和現場救援指揮部,在井下和地面分別設立了現場指揮部,專門負責組織協調各方現場救援人員的操作。二是井下現場作業人員以恩洪煤礦、后所煤礦、陸東煤礦大企業及富源、麒麟區、貴州、四川專業救援人員為主,煤礦職工為輔。他們的安全意識強、操作熟練。三是各救援單位每班都安排安全員現場督促落實,井下并安排專職瓦斯員現場檢測有毒有害氣體。四是特種崗位由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五是井下有專業救護隊監護,井上專業救護隊待機。六是加強巷道支護。七是氣象、環保、水務等部門從氣象、有毒有害、地面水體等進行監測。
?
?
相關連接
云南曲靖煤礦透水事故:已排水2萬多立方米 水位下降過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