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14日報道,進入2014年以來,日本沿海多地相繼發現深海魚類。有專家認為,這一現象可能與海水溫度的變化有關,但具體原因尚不明確。
日本新瀉縣佐渡市漁民川口勇治近日向記者講述了他于3月26日在佐渡島的兩津灣的驚奇遭遇。在距離海岸330米的海面,川口勇治使用固定網捕獲了一條長約4.5米,重約33公斤的大王烏賊,“雖然氣息有點弱,但還活著。像在大口喘著氣似的噴出一些液體。”
據報道,新瀉縣今年已發現8只大王烏賊,而據柏崎市市立博物館介紹,截至2013年的約半個世紀內,該縣共發現了11只大王烏賊。這一現象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擔心會不會是地震前兆。不過,據專家推測,這一現象可能與日本海的構造和海水溫度的變化有關。
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尼岡邦夫認為,“肌肉不怎么發達的深海魚,游泳力量比較弱,遇到比平時要厚的冷水層時無法逃脫,氣息變得衰弱后浮出水面,被海浪推到了沿岸地區”。
那么,深海魚的味道怎么樣呢?佐渡市地域振興局農林水產振興部副部長片野卓介紹,為了確定這類深海魚能不能成為水產資源,將在佐渡市附近海域捕獲的大王烏賊經過一周曬干后,5個人進行了試吃。但是,由于味道太咸、舌頭也有種麻麻的感覺,一致認為不適合作為食用魚。
?
?
相關鏈接:
所羅門群島以南海域發生7.7級地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