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互聯網流行一個關鍵詞叫“圍觀”。所謂圍觀并非袖手旁觀,亦非簡單關注,而是從觀察者的角度進行審視,讓所有不合常理之現象在圍觀下無所遁形——中新網財經中心發起的“公司圍觀”便旨在此。通過媒體、網民和專家的力量,持續圍觀各行各業的公司百態,求證企業發展中的各種質疑,力求從圍觀反映公司實質,給關聯方、利益方和責任方以本源真貌。
??????? 本周,格蘭仕工人打砸工廠的余波還未消退,其“同姓”姊妹——格力電器就被曝出克扣獎金、強制攤派的消息。此外,農夫山泉與《京華時報》互訴名譽權案二次開庭,谷歌購買無人機公司,沃爾瑪3月連關6店,云南白藥修改補充藥品配等也博得網友關注。一周圍觀,邀您回顧公司風云事件。
????????4月18日 中國廣播網:格力被曝克扣獎金強制攤派 傳統家電面臨轉型陣痛
????????4月17日,媒體曝光格力克扣員工數千萬元獎金“涉嫌違規壓榨員工”以及“強行攤派”讓員工賣公司產品。這些爆料直指格力電器董事長、格力“靈魂人物”董明珠。
????????據《時代周報》報道,格力電器內部中層管理者透露,格力出口部員工被克扣600萬年終獎,克扣事件很多。自2012年格力董事會換屆后,格力領導對2011-2012年年終獎壓而不發,2013年發放后,“多數人獎金被大幅縮水”。從2011年開始,格力各個分公司、空調生產基地中層干部骨干獎金“至今未發,涉及數百人,國內幾個空調生產基地,包括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等生產基地在內,總金額達數千萬元”。格力還“涉嫌向員工強制攤派產品的銷售任務甚至向中層干部下達了年銷售10萬元的任務,占個人績效權重10%”。
????????上述報道稱,今年2月份,格力內部通知郵件顯示,“格力系統全體員工2014年度內需自主購買或推薦銷售四件套公司產品任務——冰箱、凈水器或空氣凈化器、空氣能熱水器、家用空調各一臺。”
????????有觀點認為,格力前任董事長朱江洪代表著嚴謹的工業精神和產品品質。此后,格力依靠技術驅動的發展理念正被營銷驅動理念所代替。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張宗新說,傳統企業在2000年經歷陣痛,大約10年以后,格力、海爾等都成為國際化公司,但它們可能面臨新一輪發展瓶頸的問題。“下一步能否擴張,能否轉型,能否提高勞動生產率,面臨一系列挑戰。”對于員工、經銷商糾紛問題,張宗新認為,“一些企業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逼迫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的確對勞動者保護不合規,同時也折射出這些企業面臨較大的壓力,比如,下一步擴張的壓力或生產市場的壓力。”
????????4月17日 法制日報:農夫山泉與《京華時報》互訴名譽權案二次開庭
????????17日,,農夫山泉與《京華時報》互訴名譽侵權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第二次開庭——農夫山泉訴《京華時報》的相關報道侵犯其名譽權,索賠2.1億元;京華時報社則起訴農夫山泉的一系列聲明、宣傳內容侵犯了其名譽權,索賠1元。雙方就案情進行舉證質證。在本次開庭前,雙方已交換了證據。
????????農夫山泉認為,《京華時報》從2013年4月10日至5月8日期間所刊發的一系列涉及農夫山泉的報道文章,在主體事實、結論、個別段落細節、標題等方面存在失實,報道的來源模糊不清,評論員文章的觀點帶有貶損性,甚至報道所配的圖片也存在貶損性,構成了對農夫山泉產品名譽權的侵犯。
????????對此,《京華時報》稱,該報從4月10日起,對于農夫山泉所執行標準的一系列報道,有明確正當的新聞來源,采編過程合法,不存在虛假新聞的情況。《京華時報》的報道是對農夫山泉執行標準的如實反映,不構成對農夫山泉的名譽侵權。此外,《京華時報》將提交116份證據,以充分證明其報道不存在任何問題,更不存在虛假事實。
????????質證過程中,農夫山泉還提出,在《京華時報》的一系列涉案報道中,多次引用了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錦亞的觀點,稱農夫山泉的產品不如自來水。“我們不知道《京華時報》是否真正采訪了馬錦亞,即便采訪了其本人,他也僅是該協會的秘書長,其是否有資格代表整個協會出來發言表態?”
????????對此,《京華時報》反駁道,涉案報道引用的馬錦亞的觀點,記者進行了采訪,且采訪的過程正當,采訪的內容真實,對此《京華時報》將進行舉證。《京華時報》引用他的觀點,屬于對受訪人客觀陳述的表達和呈現,因此不構成名譽侵權。
????????庭審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質證仍未完成,法院將擇期再審。
????????4月16日 環球網:谷歌購買無人機公司 或為利用后者衛星服務
????????據臺灣“中央社”4月15日報道,Facebook原本想購買無人機公司Titan Aerospace,以利用無人機當基地臺,為偏遠地區提供無線上網服務,但網絡搜尋引擎龍頭谷歌于14日宣布,已買下泰坦航天公司。確切交易明細目前外界還不得而知。谷歌正竭力打造機器人大軍并開發無人駕駛車,如今又宣布并購無人機制造商泰坦航天公司,在無人機加入后,谷歌的“軍容”將更加壯大。
????????泰坦航天生產高空、太陽能驅動衛星,提供連接全球資料服務。
????????據報道,谷歌買下泰坦航天后,如今也加入其他網絡公司的行列,嘗試進行飛行器試驗。3月Facebook宣布買下英國航天公司Ascenta,計劃通過無人機,提供服務匱乏地區連網服務。無人機還可提供地球的高分辨率影像、導航與制圖服務與大氣監督系統等。
????????報道稱,谷歌正致力尋求新的方法,通過熱氣球計劃,為用戶提供網絡服務。谷歌2013年推出熱氣球計劃,欲利用高空氣球與其他機器為郊區或偏遠地區人們提供全球網絡連線服務。
????????一名不愿具名消息的人士透露,Facebook稍早原本有意買下泰坦航天,后來打消計劃。科技網站TechCrunch3月也曾報道稱Facebook有意“吃”下泰坦航天。對于谷歌并購泰坦航天一事,Facebook方面謝絕置評。
????????4月15日 中國經濟周刊:沃爾瑪3月連關6店回歸草根 為當年瘋狂擴張埋單
????????位于上海寶山區殷高西路的沃爾瑪購物廣場盛大開業不到5年,今年3月初便黯然關張。5年前的2009年,正是沃爾瑪一改低調作風,蓄勢在中國急劇擴張的開端;而今年,則似乎到了為當年瘋狂埋單的時候。僅今年3月,全國就有6家沃爾瑪門店人去樓空。
????????在全國范圍內,3月退場的其他5家門店則大多“死”于更殘酷的行業間“淘汰賽”。記者注意到,3月31日沃爾瑪在馬鞍山的兩家門店雙雙關閉,緣由是雨山路沿線超市扎堆,競爭白熱化。3月19日關閉的湖南常德店也是因為“僧多粥少”。據了解,常德店所在的步行街商圈1.5平方公里內的超市大賣場包括大潤發、新一佳、梅尼、人人樂、家潤多等諸多品牌,負一樓經營的位置劣勢使沃爾瑪敗走常德。
????????在3月關閉的6家門店中,有4家開業于2009年,其余兩家開業于2010年,2009年到2011年正是沃爾瑪在中國狂飆突進的年份。
????????2007年以前,與另一個外資零售巨頭家樂福相比,沃爾瑪在華擴張速度顯得相當保守,但在2007年,沃爾瑪突然猛開29家門店,以“發力”之姿將家樂福的19家新增門店甩在身后,到了2009年更是一舉開設震動圈內的53家門店;2010年和2011年,開店上了癮的沃爾瑪又增開87家店,大有絕地反擊之態。
????????2011年爆出的重慶“綠色豬肉”丑聞終于讓這種為了配合門店擴張而生的采購策略分崩離析,并直接導致陳耀昌的下臺。為了打掃沃爾瑪門店擴張剪碎的“一地雞毛”,2012年新上任的新西蘭人高福瀾不得不擇店關門。2011年以前幾乎沒有門店關張的沃爾瑪,在2012年和2013年以加速度的姿態共計關閉了19家門店。
????????據資深人士分析,為了發揮美國模式的優勢,沃爾瑪未來仍不得不選擇保持適度的開店頻率,在大城市經營成本日漸增高時,也只能將三四線城市作為救生浮木。
????????4月14日 經濟參考報:云南白藥修改補充藥品配 中藥守秘難解有毒質疑
????????連日來,云南白藥修改補充藥品配方一事依然沒能消除消費者的隱憂。此前,云南白藥一直以“涉及國家秘密技術可不公開”為由,拒絕在其說明書中標明涉嫌毒副作用的配方。專家指出,這一事件的背后根源在于醫藥市場監管滯后。
????????對于此次“涉毒”風波,云南白藥稱,藥品配方中草烏所含烏頭堿類物質的毒性已在加工過程中得以消解或減弱,產品安全有效,新的說明書中也標明藥品含有草烏,其余成分略。盡管云南白藥作出回應和修改,許多消費者仍然表示難以吃下“定心丸”。
????????自1956年以來,云南白藥的配方、工藝確實被國家確定為國家秘密技術。但早在2010年,有媒體報道稱,云南白藥在美國銷售的產品成分表中,詳細羅列了其配方。在2013年2月,香港衛生總署檢出云南白藥含有烏頭堿毒物責令下架相關藥品,云南白藥稱配合港署補充完善相關產品注冊程序后已恢復銷售。記者在香港一家藥店買到的云南白藥散劑中看到,說明書中明確用中英文標明藥品含有三七、冰片等成分。
????????這不免讓消費者發出疑問:為何云南白藥的國家保密級配方卻在海外公布?據業內人士解釋,這源于中外不同的注冊法規,某些國家和地區要求必須公布成分,而在國內,被列入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的處方是可以不公開的。
????????一邊是中藥企業要保護配方秘密保護自身發展,希望為中藥發展謀求安全環境;一邊是消費者要求知情權、健康權得到切實保障,質疑“國家機密”成為企業公布信息的“擋箭牌”。如何在二者間尋求平衡,中藥企業似乎已陷入“守秘困局”。
????????“公布部分毒性配方并不會導致秘方泄露。”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孫曉波認為,某些階段的保密是出自保護國家級藥品的知識產權的考慮,但根本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在于申請國際專利,而不是瞞著消費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