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升初跨區借讀生回原籍登記的第一天,在不允許跨區擇公辦校的嚴規下,名校云集的鼓樓區,報名的人特別多。記者發現,有些孩子根本不符合戶口、實際居住地及房產證三個條件,但不少家長拿出了近期才辦的離婚證,有的還是登記前一天才離的婚。(4月20日《現代快報》)
為了讓孩子能上好學校,家長不惜火速離婚以達到把戶口遷到優質學區的目的。誰都知道,這種“假離婚”是弄虛作假、違背誠信之舉,充滿著種種道德與法律風險,,可是我們卻不難理解身為家長的無奈,為了給孩子一個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惜離婚,這值得教育部門的反思。
無獨有偶,為了讓孩子上個好點的學校,不致于“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就會去“鉆研”學區劃片的門道,這也炒熱了學區房,比如在北京就炒出了30萬元一平方米的“天價”學區房。當一個地方沒有在均衡教育資源上做足功夫,僅僅強調劃片就近入學、不允許跨區擇校就會引發新問題。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所以才催生了所謂的“好學校”和“差學校”,進而衍生出了“學區房”一類的怪胎。這既加重了家長的負擔,也讓教育改革的推進履步維艱。
“突擊離婚”確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但是有關部門更要反思某些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社會的公平正義是否真的實現了。教育均衡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促進教育均衡根本在于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消除校際之間的差別。遺憾的是,教育均衡喊了這么多年,卻只打雷不下雨。需知,“上有政策”才會“下有對策”,推進教育均衡,從根本上解決擇校問題,還須有更大力度。
?
相關鏈接:
南京小升初擇校手段五花八門:假離婚、假租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