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啟動試運營時,海口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曾備受社會各界質疑,因網點少、閑置率高,一度成為大家眼中的“擺設”。經過三年的發(fā)展,海口市公共自行車網點從最初的4個發(fā)展到如今的105個,但網點建設滯后、自行車破損嚴重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記者劉澤飛實習生蘇倩文/圖
現狀:網點少車況差,公共自行車一半閑置
“剛開始那會兒覺得公共自行車還挺方便的,所以每天上下班都會騎,但現在很少騎了,最多就是偶爾下班的時候打不到車會騎一下。”去年10月,家住海口龍昆南二橫路的董女士為了方便上班,花300元錢辦了一張公共自行車租賃卡,本想著以后既能踐行“低碳”出行,又能順便鍛煉身體,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兒,可沒想到僅過了2個月,自己的卡就基本上閑置。“為啥不騎了?很簡單,車太破了,有的車閘沒法用,有的車座是壞的,有的可能平常沒人騎生銹了,蹬起來很費勁,最后我干脆買了一輛電動車。”董女士說。
記者走訪發(fā)現,像董女士這樣,在海口公共自行車項目啟動之初曾對其充滿期待但最終選擇放棄的市民不在少數,如今,走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很難看到這些公共自行車的影子。“畢竟是公共自行車,有的人不怎么愛護,時間長了自行車的車況會很差。我覺得目前海口公共自行車的網點偏少,而且布局也不合理。”在市民肖女士看來,目前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網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市區(qū)主干道上,其他街頭根本看不到公共自行車租賃網點,這也影響了大家的使用熱情。統(tǒng)計數據顯示,市民對公共自行車的熱情也有限:目前,運營方共投放3000輛公共自行車,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僅有1500輛次左右,閑置率為五成。
回應:網點建設難度大,日常維護成本太高
一方面是市民抱怨公共自行車網點建設滯后、車輛維護不夠及時,紛紛棄用;另一方面,海口公共自行車項目運營方也是“叫苦不迭”。運營方有關負責人黨女士稱,網點建設難度大,日常維護成本太高,廣告經營不夠理想,一直在貼錢。“目前我們已經投入使用的網點是105個,說實話,覆蓋面跟市民的期待還是有距離。”昨日下午,黨女士對記者表示,公司近年來也在想辦法加快網點建設,但難題依然很多,“最主要的是通電問題,因為我們的網點都要從附近的小區(qū)接電,但很多小區(qū)不同意、不配合,對我們的建設進度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除了受通電問題的困擾,另一個讓運營方頭疼的是自行車損耗問題。“我們做了一個統(tǒng)計,從開始試運行到現在,我們共投放了3000輛車,到目前為止,已有200多輛丟失,被人為損壞的有200多輛,按照每輛車700元的成本計算,光車輛的損失就將近30萬元。”黨女士介紹,車輛損壞主要集中在海口海秀路、龍昆南路等人流、車流密集的繁華路段,“我們的網點都設在人行道上,而這些路段私家車主在人行道停車的很多,有些車主在停車時覺得空間不夠,就會把自行車的尾部拉到一邊,次數多了,不僅自行車會損壞,甚至連鎖車樁也會損壞。”
呼聲:希望市民愛護車輛及相關設施
據了解,海口市公共自行車從2011年首批投放的壹號公館、紫荊花園、愛華汽車廣場和電力村4個租賃服務網點60輛車,發(fā)展到如今的105個網點3000輛車,對于方便市民出行、培養(yǎng)市民綠色出行理念,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面對市民的質疑和發(fā)展過程中的困境,海口公共自行車項目未來何去何從呢?黨女士表示,該公司會繼續(xù)推進這一項目,“現在我們已經有115個新的網點正在興建中,預計7月份前后可以投入使用。另外,按照規(guī)劃,在今年年底前,我們將完成全部300個網點的建設。”
黨女士告訴記者,針對目前市民普遍反應的部分公共自行車破損嚴重影響騎行的問題,該公司將安排人員及時對自行車進行維護。“我們將不斷改善服務質量,同時希望社會各界愛護公共自行車及相關設施。”黨女士說。
?
相關鏈接:
世界自行車日 海口西海岸千人騎行倡導綠色出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