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報持續關注了松濤水庫為環保讓路,燃油類船只23日起停航的消息。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擔負全省25%人口飲用水供水任務的松濤水庫出現污染嚴重的一個信號呢?
25日,記者從海南省國土資源環境廳獲悉,目前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持優良,湖庫水環境質量符合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燃油類船只限航只不過是加強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本著“防治并舉,保護優先”原則,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保障我省飲用水安全的又一具體舉措。據悉,我省已經于2013年全面啟動松濤水庫(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根據省國土資源環境廳編制并經省政府印發的“海南省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方案”,我省計劃用5年時間,投入15億元,用于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
現狀松濤水庫水質符合Ⅱ類標準
“燃油類的船都不讓開了,是因為松濤水庫污染的很嚴重嗎?”25日,海口市民李先生得知松濤水庫禁止燃油類船只航行的消息,擔心道。
李先生的擔心不無理由。松濤水庫,我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水面總面積130.4平方公里,同時具備飲用水源地,灌溉,防洪,供水發電,通航,造林,旅游等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水體,是海南省最大的飲用水源,擔負著全省25%人口的飲用水集中供水任務。流域絕大部分位于海南中部山區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物種資源豐富,生態服務功能和生態價值大。
“去年,我們通過松濤水庫的取水調查顯示,目前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持優良,湖庫水環境質量符合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所以這個問題暫時不需要太擔心。”對此,海南省國土資源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副處長蔡光進告訴記者。
蔡光進透露,根據《2013年對海南省南渡江流域(南渡江上游松濤水庫流域段)開展的生態健康評估報告》,目前松濤水庫流域段的生態健康狀況為優秀,但是隨人口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隱患增大、農業及農村面源污染增加、水庫水源涵養能力持續下降、局部地區生態破壞嚴重等問題日益凸顯,松濤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據介紹,通過文獻和實地調研,專家們診斷出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四大問題。
問題農業及生活污染持續增加
“分散式畜禽養殖和農業種植污染是目前松濤水庫流域污水最大的面源污染來源;其次,城鎮及農村生活污染也占據了較大比例。”蔡光進介紹,由于松濤水庫流域受到的人為擾動持續增加,農業及農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主要來源于農業種植、分散式畜禽養殖、農村生活等污染量增加。
水庫水源涵養能力持續下降。據統計,1998年—2009年間,松濤水庫流域天然林面積減少了1245公頃,人工林面積增加了29824公頃,天然林面積的減少直接導致水源涵養能力下降。目前,松濤流域內林地面積有126887公頃,其中,人工林面積占林地面積的47%,在人工林中,熱帶水果園地和橡膠林占的比重較大,分別為46%和33%。
水土流失、水庫蓄水減少
由于松濤水庫流域內部分灌草地、林地被人工林和果園所替代,生態系統結構趨于單一,植被層次單調,流域保土保水等生態服務功能下降;加上松濤水庫(湖)流域皆為山地,坡度較陡,大部分坡面立地條件較差,導致流域部分區域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隨著水庫周邊村莊、農場人口不斷增加,對流域水資源使用量大大增加,同時,局部地區存在大面積的濫砍濫伐,毀林開荒,引水灌溉,造成了流域水源涵養能力降低。據統計,近10多年來,流域湖庫面積約減少了10%。由于水庫來水量和蓄水量的大幅減少,造成庫區消落帶和濕地面積日益減少。
水電站和閘壩對生態影響
據介紹,松濤水庫流域建設眾多水電站和閘壩等水利工程,主要分布于南叉河及南開河等干流及其支流上。閘壩數量眾多,每條積水河流幾乎都有分布,由于水庫和閘壩容量小,調節能力弱,對河流改造作用大,梯級開發將一條條自然河流變成了人工渠道,對河流水文過程,泥沙輸送、水生生物以及河流兩岸的自然景觀都產生了較大影響,甚至長時間、長距離處于斷流狀態,改變了原生態環境。根據調查,不少流域如“大鱗白鰱”等特有重要經濟魚類,可能已瀕危或滅絕數量也逐年減少。
幾類重點污染源亟需整治
此外,經專家實地調查,松濤水庫流域仍存在牙叉鎮等城鎮生活污染、白沙青年農場橡膠加工廠工業點源污染、牙叉方香村東風養豬場等9家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污染以及流域內交通船舶和旅游船舶產生的含油污水污染。目前牙叉鎮污水處理廠管網及處理能力還遠不能滿足處理需求,規模化養殖場和橡膠加工廠的廢水達標情況也不理想。由于流域內城鎮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橡膠加工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規模化養殖場資源化綜合利用程度低、船舶流動污染源缺少含油污水處理設施,各類污染源對松濤水庫的水環境安全仍存在較大環境風險,亟需加強對城鎮生活污染、工業點源、規模化養殖場及船舶流動污染源的進一步整治。這也是近日松濤水庫禁止燃油類船在庫區內航行的主要原因。
措施5年投入15億保護松濤生態
“松濤水庫對我省來說,關系瓊北地區400多萬人生產生活提供水源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蔡光進介紹,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視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為保護松濤水庫的生態環境,2012年海南省致函環境保護部,申請將海南省松濤水庫列入國家湖泊生態環境報告試點湖庫。國家將松濤水庫納入2013年度中央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今后5年,每年將獲得國家撥付專項資金支持。海南省政府也正式批復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總體方案和年度方案,總體方案從湖庫及流域保護機制建立、監管網絡完善、環保污染防治、產業結構調整等多角度出發,提出了湖泊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流域污染源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社會經濟調控、流域管理機制體制創新等7個方面的25個項目,為全面、有序啟動開展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方向鋪開。
據悉,該項目計劃持續到2017年,總投資15.4498億元,其中申請中央資金12.3598億元,地方政府支持2.9263億元,企業自籌1637萬元。2013、2014年度方案,這兩年工作重點在于現有污染源削減、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入庫河流生態修復、產業結構調整及橡膠廢水示范工程建設等內容。截止2013年年底,全省已投入2.64億元,開展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南叉河流域水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等具體工作。目前,已完成流域內鄉鎮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及工程選址,入庫河流生態修復(一期)等內容,其余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儋州人大曾上書建議修改“松濤保護規定”
松濤水庫是我省重要的飲用水源地,為了保護松濤水庫的水資源,省里早已啟動松濤水資源突出問題整治工作。4月23日,省里下派的督查組專門來到庫區,對松濤水庫的水資源、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進行檢查。
其實,在松濤水庫水資源保護方面,各方面一直在努力著,早在2008年我省就施行了《海南省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定》(以下簡稱《保護規定》),對松濤水庫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數年過去,為了契合并解決實際遇到的生態保護難題,2013年海南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時,儋州市人大代表團向大會提交了關于修改《保護規定》的議案和對水庫移民在生態補償方面加大轉移支付補助的建議,以進一步完善庫區的生態保護的長效、穩定機制。儋州市人大提出了5項建議:調整擴大庫區管理和保護范圍、將水庫管理范圍內林地和林權劃撥、明確水庫保護范圍的管理主體、加大對庫區森林的經營管理、建立水庫水源保護生態補償資。
隨后,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調研組一行即來到儋州開展《海南省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定》立法調研,并舉行座談會,就如何做好松濤水庫的生態環境保護征求意見和建議。
?
相關鏈接:
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主因系上游搶排漬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