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實施兩年以來,全國大多數中小學、幼兒園都配備了國標校車以保證學生上、放學的安全。記者在河南調查了解到,許多偏遠欠發達地區的學校無力購買校車的苦惱依然存在。
與欠發達地區無力購買校車的局面不同,在河南鄲城卻出現了奇怪的事情。這里校車數量雖然充足,卻全部停靠在教育主管單位的大院里,并沒有發揮接送學生的作用。
那么,這些黃顏色的大鼻子國標校車,為何閑置?這些閑置校車何時才能為學生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在河南省鄲城縣教體局的大院里,停放著幾十輛嶄新的國標校車,此時已臨近晌午,周邊放學的中小學生們途經此地均不時側目注視著這些安靜停靠在眼前的大鼻子校車,在學生們眼中,乘坐安全舒適的校車變成了一種奢望。
學生:俺學校都是坐公交車,俺學校沒有校車,學校門口的公交車可擠,站在那都是人挨著人都快出來了,再上去一個都上不去了,都擠到那個程度。
王俊是這些“大鼻子”曾經的主人,他所負責的勇輝教育服務有限公司是鄲城縣首家教育專業服務公司,主要為全縣各類中小學校、幼兒園提供包括:校車服務、校園餐飲服務、校園建設、教育咨詢等服務。
不久前,為了解決全縣5萬多名中小學生的安全乘車問題,王俊與他人合伙出資400余萬元購買了20多輛標準校車。
王俊:我在外地打拼多年,做的就是教育行業,積累了一些資金,就是想回鄲城老家為家鄉、為教育做一點貢獻,校車服務行業就是個很好的突破口。
很快,好消息就傳到了王俊等人的耳中,鄲城縣教體局批復準許成立勇輝教育服務有限公司,鄲城縣隨即印發《校車服務實施方案》。
鄲城校車項目合伙人、英博學校校長郭之鳳:為鄲城縣勇輝教育服務有限公司,校車這一塊達成了共識,并同意支持我們協調辦理各項手續。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對于《校車服務實施方案》,鄲城縣城鄉公交車司機們不干了。
鄲城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室主任趙明:這幫公交司機就反映,一個縣城就這么大,客源就那么多,再上那么多車,誰能保證這些車輛只拉學生不拉散客。
公交司機們真的是因為擔心“客源”問題才反對“校車上路”嗎?待著疑問,記者也采訪了鄲城縣的公交司機們。公交司機。
公交司機:主要是啥,咱縣里現在車已經飽和了,太多了。
記者:也就是說其實司機們是不反對學生們坐校車的?
公交司機:不反對是不反對,主要是啥現在公交車已經飽和了,公交車現在都用不完,幾百輛,三百多輛了,去(掉)一百輛還有閑著的車呢,包括其他鄉鎮上都使不完。
記者:那為什么要搞這么多公交車在這呢?
公交司機:搞盈利的,他都有好處,沒好處他搞嗎。
看來,鄲城公交車抵制校車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所謂的“校車可能偷拉散客”,更多的是由于鄲城縣公交車已嚴重飽和。那么,作為擔負著全縣學生出行安全職責的鄲城縣教體局,是否為學生的出行安全考慮過?鄲城縣教體局辦公室主任張本寶給出的解釋是:“穩定壓倒一切”。
張本寶:學生的安全隱患,它只是個隱患,看不到的東西,有可能會發生的東西,現在穩定壓倒一切任務,如果幾十輛公家車跑到省里、跑到市里,封住省委市委的門,你地方政府怎么跟上級交代。
張本寶告訴記者,目前鄲城縣教體部門已回購并開始兜售這些閑置的校車,有財力的學校可以根據需要酌情購買,但對于這些無力購買校車的學校,鄲城縣教體局辦公室主任張本寶表示,鄲城縣公交車超員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杜絕,學生出行安全、公交車超載問題也將持續存在。
張本寶:要嚴格按照校車的標準他們是達不到的。一個車上人也比較多,有些學生擠得都靠窗戶了?這種情況是真有,我們平時對這個事也是很擔心,短時間內校車公司不能運營起來的話,靠公交公司,學生和大人混雜,甚至個別的超員現象恐怕也很難杜絕,反正超員現象比較普遍。
如今,曾帶著一腔熱血投身家鄉教育事業的王俊早已身處異鄉,他留下的那幾十輛大鼻子國標校車依然安靜的停靠在鄲城縣教體局的大院里。王俊不知道這些校車將來的命運會是怎樣,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投身教育的舉動。
王俊:不能正常運營,孩子的安全誰來保證,感覺到心里很寒心。
記者在河南走訪發現,許多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根本無力購買價錢昂貴的國標校車,這其中大多數學校都是由于缺乏充足的資金所致,而鄲城縣寧肯將校車閑置也不為學生服務的行為不僅令校車服務投資人無奈、更讓學生及家長們寒心。鄭州輕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管洲表示,河南鄲城的校車項目,體現了當地在項目上馬時“事前缺計劃,事后缺對策”的管理短板。
管洲:現有的公交車線路公交車司機他們的利益受到影響,所以這是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如果說政府在協調雙方利益關系的時候,我覺得不應該簡單的一紙文件讓這個停或者不讓它停,讓它運行,而是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出行安全過程中校車的需求量,來作為一種服務。
?
相關鏈接
美國一校車發生事故 12人受傷3人情況危急
姚明上海購五千萬頂級豪宅 女兒上學校車接送不搞特殊
蔣定之看望慰問“4.10”校車事故傷者及家屬
海南校車事故8死亡學生下葬 每位家屬獲撫恤15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