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9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李晶晶)在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街上,提起“老張”,幾乎無人不知。病了找老張、拿藥找老張、家里揭不開鍋也找老張……37年來,從外鄉來的醫生張運江走街串戶的場景,早已成為鎮里一道風景,他走遍了東山的大街小巷、遠近山村,也走進了當地群眾的心里。大家都說,“老張是守衛咱農民兩代人健康的人,有他在心里踏實”。
一干就是37年
張運江今年57歲,黝黑的皮膚,愛笑的眼睛,即使初見也分外親切。老張老家原在遵譚鎮。高中畢業那年,他服從組織安排,第一次來到東山鎮,進入鎮衛生院工作,這一干就是37年,如今東山鎮衛生院的院長已換了7屆,老張依然忙碌在公共衛生管理的崗位上,雖然年近六旬,依然風風火火。
回想1977年開始工作時,老張只有20歲,懷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成為了一名醫生。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個醫生并不是穿著白大褂、帶著聽診器的形象,而是每天背著裝滿注射針劑的藥箱,跋涉在下鄉的崎嶇路上。
老張笑著說,他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計劃免疫管理,目標人群是0至6歲的兒童,當時兒童計劃免疫并不是全免費項目,再加上農村普遍有超生現象,村民并不配合。為喚起農民接種疫苗意識,說服他們給孩子打預防針,不善言辭的老張每天都要練習怎么用最簡短有效的語言和人溝通,有時候即使獨處,也會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語。
足跡踏遍
104個自然村
山路并不好走,即使本地人也難免會走錯路,何況初來乍到的老張。為摸清全鎮城鄉兒童基本情況,老張隨身背著藥箱、帶著筆記本就上路了。“迷路是常事,生病也是家常便飯,摔跤更是數不清次數了。”老張右腿膝蓋上現在仍有一個錢幣大小、暗紫色的疤痕,那是20多年前在山路上摔到后留下的。
30年前的檔案記錄全靠紙和筆,多年來,老張養成了保存原始資料的習慣,哪怕是一張寫著字的煙盒紙,他都小心地貼身收好,回來以后整理在檔案冊上。“哪怕是張廢紙,都是原始資料。”這是省疾控中心原計免科科長、計免專家孫蓮英帶老張下鄉工作時教導他的,幾十年來,老張跑遍了東山鎮104個自然村,而這一直是他堅持的工作方式。如今,東山鎮衛生院有一套完善的計劃免疫工作流程,在每年考核中均位列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連續多年獲得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稱號。鎮衛生院院長林維東說,“這些榮譽都和老張認真嚴格的工作態度,以及過硬的專業水平分不開,他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為民辦事不分晝夜
2008年,老張接手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東山鎮當時在該領域仍是一片空白。老張走馬上任后,迅速成立了工作組,利用自己多年來下鄉訪視的經驗和資源,收集重性精神病患者資料。同時,創新發動一線村醫責任制,形成三級報告網絡,全面管理全鎮的精神病患者。
帶著國家扶助政策,老張來到精神病患者家庭,告訴他們政府不僅尊重病人的隱私權,還會給他們幫助。漸漸地,老張被更多人所了解,一些曾將他“轟出家門”的群眾主動找到他尋求幫助。目前,全鎮231名精神病患者已建立起完整的檔案。
不久前,光明村委會的一個病人家屬,半夜3點打電話找老張,說病人悄悄喝下一整瓶碳酸鋰后不省人事。老張二話不說,一邊找人將病人送到衛生院洗胃,一邊聯系海口專家,直忙到第二天中午,病人脫離生命危險后。此時,57歲的老張才覺得渾身乏力,累得腳都抬不動了。“群眾的事哪分白天黑夜!”老張的手機自從買來,從沒關過機。
徒弟們的嚴師慈父
29歲的王慧媛跟老張工作已3年了,是老張大兒子的同學。“剛剛接觸這個行業時,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著手,都是老師點點滴滴教的。”王慧媛是東山鎮人,從出生開始就受到老張的照顧,6歲以前,每年都是老張上門給打的疫苗。機緣巧合,衛校畢業后,她被分回鎮衛生院工作,竟當了老張的助手。
長相嬌小的王慧媛性格非常靦腆,公共衛生項目繁瑣又累人,除了師父要求一絲不茍的建檔外,還要長期對群眾進行家訪。和精神病人及其家屬接觸過幾次后,就因受不了“閑氣”想要放棄。“病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你想想作為家人比你焦心多了,要盡量耐心去輔導,不要怪他們。”無數次,王慧媛在師父老張的安慰下,打消了改行念頭,漸漸地學會用心對待這份工作。
在師徒的努力下,東山鎮成為海口首個建立起市—區—鄉鎮(社區)—衛生室四級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網絡,有望率先在全市形成重性精神病主動報病制度。
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看我在電腦前坐太久,徒弟們就叫我回家休息會,剩下的她們加班補上。”師父的嚴謹影響著徒弟,說起兩個助手的變化,老張既欣慰又感動。他說,自己從事公衛醫師37年,要感謝的人有很多,領導、同事、家人都給了自己太多的幫助和寬容。“特別是我愛人和小孩,虧欠他們實在太多。”成天為群眾奔波的老張回到家后常常累得什么活都不干,妻子一人攬下家里的大小事務,連兩個兒子的教育也從沒讓老張操過半點心。可喜的是,孩子都很爭氣地考上了大學,順利參加了工作。
如今的老張依然每天走街串戶,把村民的健康信息及時收集起來,并還在徒弟的指導下學會了信息化錄入,57歲的他一有空閑,總是戴著老花眼鏡練習在鍵盤上敲敲打打。老張說,“人活到老就得學到老,我是閑不下來的人。”他打算退休后,繼續發揮余熱,把基層公共衛生管理的經驗傳給接班的年輕人。
?
相關鏈接:
醫生“拒紅包”試水兩月?上交紅包數量增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