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海口的美不僅在于椰風海韻,盤纏在中心城區的溪河及湖畔也給這座城市增加無盡的優雅及嫵媚。然而多年前因為中心城區水體污染,這也成為這座美麗濱海旅游城市的心頭之痛。而為了解決城市污水頑疾,2009年10月,海口市投入6億元并決定用1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包括中心區水網動力工程、中心區污水排污口截流并網建設工程、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白沙河整治工程及鴨尾溪—五西路明渠水體還清工程、金牛湖凈化工程、水環境面源污染治理工程。2011年4月,海口市相關部門宣布海口市水環境綜合整治主體工程竣工并正式通水。然而,經整治過后的海口市的溪河及湖畔水質是否得到根本改觀呢?
美舍河“不美”
4月7日早上,市民陳先生如往常一樣沿著美舍河慢跑,這是他多年來的習慣。陳先生說,經過整治后的美舍河兩岸綠樹婆娑、綠草青青,正是市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然而,對于美舍河的水質,陳先生一直頗有微詞,為什么經過多次整治,河水依然沒有任何改觀呢?
這一天,當陳先生慢跑來到位于海口市振興南路美舍河一號橋處時,發現了河里大面積死魚,這些死魚形成條帶狀,在河面延伸超一公里長,并散發腥臭味。陳先生說,“每過一段時間,美舍河里某處就會出現死魚的現象,這種現象如今已經見怪不怪了”。
死魚為何出現在美舍河呢?附近市民猜測可能是河水污染所致,因為河兩旁經常會有生活污水從排水管道中流入河內。隨后海口市環保部門派人到現場勘查,經初步判斷為缺氧所致。
連綿數里的美舍河不僅流經海口市中心城區,河畔兩岸也居住著海口市民。然而,就是這條河,也給他們帶來煩惱。
4月7日,記者沿著美舍河岸邊從振興南路美舍河一號橋走到五公祠處段,發現該段河水與岸邊優美的風景很不協調:烏黑的河水,河面上不時飄來垃圾,沿河隨處可見不少污水排放口往河里灌污水。
市民反映,雖然美舍河經過大力整治,但目前水質情況并不好。
名副其實的“臭水溝”
玉河應該最為海口市民熟悉,可以說這條河是眾多海口市民的“家河”,因為這條河不僅從海口市東西湖流出,而且流經海口市多年前的繁華市區,而且也流經海口市政府之前的辦公地。然而,多年來,老海口人都沒有叫它玉河,而是稱其為“臭水溝”。
4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原海口市政府大門前的玉河段,發現河面上堆積著一團團黑色的污浮物,經觀察發現,這些黑色的漂浮物都是由河底下冒上來的氣泡形成,雖然當天天氣很好,溫度不高,可是河里依然發出陣陣的惡臭。
為了阻擋垃圾四處漂流,環衛工人在該河段多處橋下橫拴幾根竹竿打撈河里的垃圾,而河上停泊的幾艘專門用來打撈垃圾的小船上也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環衛工人介紹,“從河里打撈上來的垃圾,每天都有好幾船”。
在玉河岸邊看管車輛的楊阿姨住玉河附近已經數十年,她告訴記者,生活在玉河附近的居民經常會聞到一股股刺鼻的惡臭,陰天的時候還好,溫度要是提高會更臭,“因為晴天河水蒸發快,大量的臭味氣體會參雜在空氣中”。楊阿姨對此很無奈:“雖然在2011年政府整治后的幾個月會好些,但是現在水體環境明顯惡化,這樣下去再過不久可能會和整治前的污染程度差不多了”。
“今年夏天就要到了,又要活受罪了,雖然已經習慣了這種臭味,但是長時間的吸收對身體還是有害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對玉河加大整治,還市民一個水清河澈的好環境。”楊阿姨說。
在楊阿姨家的不遠處,有一座由玉河環繞而成的小島——椰子島文化廣場,島上一株株挺拔筆直的椰子樹,在蔚藍的天空下,葉子像孔雀尾似的散開。“遺憾的是,島的周圍環繞的是玉河,很臭的”。經常在島上晨練的林大爺告訴記者,“雖然椰子島很美,但是島上的視覺和味覺感受截然不同”。他說,河道旁邊的龍華市場經常有不少市民往河里扔垃圾(塑料袋、死畜、宰殺雜物),以及居民的排泄物通過管道流入河內, “現在的玉河越來越臭了,單純整治河水效果不是很好,要從源頭上下功夫”林大爺說。
“如果有人不小心掉進玉河,不是被淹死的,而是被臭死的”,住在玉河附近的林女士開玩笑說。她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房子住址的話,她不會再選擇在海口的河溝附近,“因為房子的門窗一年四季基本上都要緊關,不然不是臭味飄進來就是蚊子跑進屋”。
位于老城區的大同溝,是海口市歷史最悠久的臭水溝。大同溝附近住宅區密集,溝兩旁綠樹成蔭,而大同溝水體污濁、臭味彌漫。市民林先生說,大同溝之所以這么臭,是因為污水和垃圾都排到里面,廁所里的糞便也都排到里面,2000年左右市政府曾經組織清理過一次,但很快又臭了。他指著溝內側的污水口說,“都是從這里排出來的。”
?失色的龍昆溝
與玉河成直角的是位于龍昆北路的龍昆溝,沿著龍昆北路流淌的龍昆溝溝寬20多米。4月11日下午,記者在龍昆溝旁看到,溝里的水位很淺,能清楚看到溝底的垃圾和淤泥,并且偶爾會有發黑的氣泡往上冒,氣味腥臭難聞。
在該段溝岸邊上,本來已經封閉的排污管道,不知何何因開了一個口,大量的生活污水源源不斷的從管道中流出,導致溝里水面上出現“清水”和污水兩種不同顏色,隨后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往下游流去。
市民童先生說,現在的龍昆溝雖然比整治前好了很多,但還是有點臭,“常常從溝旁走過都會聞到一股刺鼻熏人的惡臭”。童先生說,如果政府相關部門“治標不治本,那么再下大力氣整治也改觀不了溝里水質的惡化。所以要從源頭上加以整治”。
?煩惱的海口河溝
和海口眾多的河溝相比,道客溝其實“名不見經傳”,可是道客溝的“臭味”絲毫不遜色。
道客溝源頭是海口紅城湖,多年來,這一條并不長的夾窄的河溝,卻給沿溝兩岸的居民帶來許多的煩惱。
因為,道客溝的水質比起海口其他河溝的污染情況來說“只有過之而無不及”。4月12日下午,記者沿著道客溝邊行走,只見整條溝水顏色烏黑,不時散發出刺鼻惡心的糞味。
因為常年惡臭無比,所以道客溝沿溝兩旁的居民房屋都門窗緊閉,溝邊行走的人也甚少。附近居民蔡女士告訴記者,雖然道客溝的水是流動的,但跟死水也沒兩樣,“臭味主要是道客溝溝底的淤泥散發出來的,淤泥在政府整治前就已經存在了”。蔡阿姨認為,道客溝的臭已經深入“溝髓”,要徹底整治必須要對溝進行“脫胎換骨”。
而連日來,記者也在海甸溪、鴨尾溝發現水質受污染的問題。可以說,海口市內河溝水質受污不僅是片面的事情,而是普遍的現象。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舍河等多條河溝惡臭難當 多次整治仍未改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