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此前世界氣象組織提出的今年中期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中國國家氣侯中心氣侯與氣侯變化服務室正研級高級工程師艾婉秀29日表示,根據檢測,目前尚未達到厄爾尼諾的標準,只處于中性偏暖狀態。
4月15日,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聞公報稱,鑒于目前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也稱“圣嬰”現象,用來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向西延伸,經赤道太平洋至日期變更線附近的海面溫度異常增暖的現象。
艾婉秀稱,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如果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比常年持續偏高,會對全球大氣環境影響較大。而且如果這樣持續偏暖的現象持續6個月,就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當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3個月比常年偏暖0.5℃以上,就可以認為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當這種狀態持續6個月或以上,或者達到5個月,但是累計偏高的幅度達到4℃以上,我們就認為發生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這是判斷厄爾尼諾的標準。”艾婉秀說。
根據4月份的監測,檢測區海溫偏高的幅度達到0.3℃,雖然中心達到0.5℃以上,但是整體平均值為0.3℃,艾婉秀認為目前還只是處于中性偏暖狀態。
艾婉秀稱,根據現有預測,海溫還將繼續升高,預測在夏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如果持續的話,有可能會形成一次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
就對中國的影響而言,艾婉秀介紹,一般厄爾尼諾事件發生以后,對中國秋冬季影響比較明顯,第二年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具體表現為秋季南邊雨水較多、北邊偏少;冬季出現暖冬;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容易降水偏多。
歷史上最強的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是1997至1998年。1997年發生厄爾尼諾事件后,1998年中國長江流域出現比較大的洪水。(完)
?
?
相關連接
西媒:厄爾尼諾現象今年或重現 將破壞世界糧食生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