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入獄前,田偉冬,21歲,飯店廚師;陳建陽,20歲,賓館門衛;朱又平,20歲,軋鋼廠工人;王建平,19歲,水電工人,田孝平,剛滿18周歲,還沒找到正式工作。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浙江蕭山18年冤獄當事人:望涉案人員公開道歉(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4-30 08:52

      4月27日,田偉冬駕車帶著懷孕的妻子去西湖游玩,其母親說,兒子出獄后一度性格孤僻,不與任何外人交流,一年后才逐漸適應。家屬供圖

    田偉冬家的4層小樓門前,仍掛著去年結婚時的彩燈。心形的花環里,寫著“田偉冬謝愛妻”。新京報記者 朱柳笛 攝

      ■ 人物簡介

      入獄前,田偉冬,21歲,飯店廚師;陳建陽,20歲,賓館門衛;朱又平,20歲,軋鋼廠工人;王建平,19歲,水電工人,田孝平,剛滿18周歲,還沒找到正式工作。

      1995年,杭州市蕭山區,在缺乏作案工具、指紋證據,主要依賴口供的情況下,這5名青年,被斷定為兩起搶劫、殺人案的兇手。4人被判死緩,1人被判無期徒刑。

      這場冤案終結在2013年7月2日,浙江高院開庭再審,5人被當庭宣判無罪。

      現在,距離最晚獲釋的王建平出獄,也整整一年了。

      “咔嚓一下,人生被截掉一大塊,縮短了。”

      說這話時,田偉冬臉上還帶著驚恐。

      他們都還沒能走出過去18年間被稱作“罪犯”的陰影。

      如今,蕭山案的“五青年”都已接近不惑之年。

      盡管獲得了高額的國家賠償,但如何忘記過去、生活在當下、規劃未來,對他們而言仍是一個又一個難解的謎題。

      人人都說四十不惑,但面對現實,他們卻更加困惑。

      烙印

      除了家人誰也不信任

      4月24日,田偉冬坐在咖啡館里,表情平靜。

      他考了駕照、買了新車、結婚生子,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出獄后的田偉冬和其他4人一樣,正努力彌補錯過的日子,邁入新生活。

      但18年的牢獄之災,仍然是他們記憶的禁區。

      田偉冬更愿意回憶出獄那刻的感受:“就像從墳中爬出來。在里面很壓抑,出來卻瞬間失重。”

      2013年1月11日,監獄門外,刑滿釋放的他和妹妹抱頭痛哭,然后恍惚地回家,從大門口直徑將近一米的火盆上跨了過去,預示著擺脫晦氣。

      新生活卻甩不掉監獄里的烙印。

      恰逢梅雨季節,蕭山多雨潮濕,連續4天,每天凌晨3點,脊椎骨的劇痛把田偉冬驚醒,這是在獄中落下的病痛。

      今年4月27日,穿戴整齊、鼻梁上架著眼鏡的田偉冬,開車帶著懷孕的妻子去西湖游玩。

      盡管西湖距他家僅50多公里,但這是他刑滿釋放15個月后第一次去。

      母親陳君(化名)說,兒子剛出獄時性格孤僻,不愿邁出大門一步,拒絕與任何外人交流,一年后才逐漸適應。

      比田偉冬晚一個月出獄的朱又平,拽出監獄里的各種印記,書信、證書、衣服,全部撕碎,摔進垃圾桶。

      他決計不再回憶,想徹底告別過去,為噩運畫個句號,但還是時常在夜里被噩夢驚醒。

      監獄是長明燈,晚上睡覺不關燈。朱又平回家第一晚,輾轉反側,關燈太暗,開燈又太亮。床頭燈開開關關好多次,凌晨3點才睡著,5點不到就起來了。

      4月26日,飯桌上,田孝平呼呼地扒拉著米飯,午餐只花了兩分鐘。他說這是在里面(監獄)養成的習慣,想改都改不了。

      王建平曾在新疆服刑,想起當時“烈日下,每天跪在地里摘棉花,一頓只能吃兩個酸饃饃”的情景,這位倔強的中年人還是會忍不住掉淚:“我最好的時光就這么過去了。”

      這5人中,田偉冬是減刑最多,最早刑滿釋放的人。“誰不想早點出去,只要有機會就會抓住,拼命表現。”田偉冬解釋自己當年的狀態。

      在他看來,人性的多面在監獄里已發揮到極致,這也致使他刑滿釋放后,不再信任除家人之外的任何人。

      他說他不適應城市,太多新鮮事物需要去重新學習。第一次站在ATM機前,他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它吞進銀行卡后再不吐出來。

      18年留給5個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創傷,屈辱、壓抑、順從。走出牢獄之災,他們都承認,脾氣變得暴躁,怒起來很難控制。

      他們倒不避諱談論感情,這5人中的一位,因為這種脾氣給婚姻帶來麻煩:和新娘辦酒席才兩個月,他們就爭吵不斷,最后迅速離婚,潦草收場。

      “經歷這磨難,你就知道,烙印永遠跟著你。”離婚者垂首沮喪。

      逃離

      怕孩子聽到父親蹲過牢

      每天清晨6點,陳建陽會被蕭山小城的喧鬧聲吵醒。

      18年間,房子和街道變了模樣,這片中國縣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域,如今讓他熟悉又陌生。

      睜開眼的一瞬,他腦子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今天要做什么?”

      答案永遠只有一個。

      暫時沒工作,不用按時上班,除了和4位獄友碰面,聊天喝茶,陳建陽幾乎沒有其他交際。

      他們頻繁約見,交流前一晚失眠、做噩夢的經歷。

      “一天”總覺漫長,臨睡前,第二個念頭像是如約而至:“人生還來得及嗎?”

      很多個夜晚,即將迎來40歲的陳建陽總是自問,他擔憂、整晚失眠,循環往復。

      一早一晚的這兩個念頭,成了他的心病。

      半年前,他索性離開了老家歡潭村,搬到蕭山區的中心地段居住。

      他將另一個逃離的理由歸結為錢。

      2013年2月,陳建陽獲假釋,5個月后,宣判無罪。再后來,他拿到了一筆國家賠償金,來探視的親戚朋友擠滿了陳家那棟有二層半小樓的院子。

      在陳建陽看來,那些嘴邊的關心,說著說著就落腳到“錢”字上:“國家到底賠了你多少?”

      賠償款的具體數目,陳建陽不愿透露。“社會上傳言很多,村里說賠了我們幾千萬,完全和事實不符。”

      根據國家賠償的計算公式,媒體曾保守估算,陳建陽等5人將可能獲得總計超過530萬元,這也會創下國家賠償的紀錄。

      530萬,陳建陽對此只是含糊帶過:“差不多吧。”他不想讓大家只關心賠償:“再多的錢又怎樣?我父親說過,就算賠我再多他都不接受,唯一可以接受的,是賠給他一個十二三歲的孫子。”

      在朱又平看來,老家是必須要離開的。他擔心孩子在這里長大后,有人提及他的往事。即便他是清白的,也不愿孩子知道自己有個蹲過大牢的父親。

      “這是以后可預見的、一定要面對的東西。”朱又平說。

      家鄉可以逃離,但逃不開的,是未來的生計。

    相關鏈接:
    蕭山車震門網絡爆紅 各地驚人車震門事件(組圖)
    浙江杭州蕭山錯案4名當事人已提國家賠償申請
    浙江杭州蕭山錯案4名當事人已提國家賠償申請
    蕭山冤錯命案一審審判長辭去余杭法院院長職務
    浙江蕭山現家庭聚集性H7N9病例 一家三口發病
    杭州蕭山一患者毆打醫生 揚言讓醫院“等著瞧”
    浙江蕭山垃圾焚燒廠環評涉造假 居民“被投票”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朱柳笛 實習生羅婷] [編輯:謝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