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凱向曾垂珍握手言謝。
海口網5月8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李元攝影報道)5日下午3點左右,市民許凱騎電動車途經國興大道與五指山南路交界處時,電動車后輪突然卡住,不能移動。正在旁邊勞作的環衛女工曾垂珍見狀,冒著大雨,用手推車幫助許凱將電動車拉至維修點。
事件回放 環衛工幫推車不留名
據許凱介紹,5日下午,他騎電動車去一家單位應聘,行駛到國興大道與五指山南路交界處時,電動車后輪突然卡住,不能轉動。坐在后座的朋友小王與他下車檢查一番,也沒有解決問題。許凱說,事發時雨很大,他對該路段也不熟悉,車壞了,與公司約定的應聘時間臨近,他心里很著急。在他正發愁時,一位身穿雨衣、戴著斗笠的女環衛工走過來,要用自己的手推車幫他送去維修。
“那位環衛大姐幫我把電動車拉到了維修點。”許凱說。到了維修點,原來是許凱的電動車電機鎖壞了,導致車后輪卡住不能旋轉。維修點的師傅很快為他修好了電動車。許凱非常感動,讓環衛工留下姓名和電話。可這位環衛工卻不肯留姓名和電話。在許凱多次請求后,環衛工說:“這是平常事,叫我曾大姐就好”,隨后便離開了。許凱說,他清晰地記住了這位曾大姐的容貌。
尋好心人 女環衛工名叫曾垂珍
7日上午,許凱向本報求助,希望幫忙尋找這位“曾大姐”,再次當面言謝。
接到許凱的求助,當天上午8點半,記者與許凱一同來到事發地點,可沿途尋找,并沒有發現“曾大姐”。電動車維修點的韓師傅說,他不知道“曾大姐”的名字,只知道她每天下午在附近一帶打掃衛生,但具體清掃路段他不清楚。許凱告訴記者,修車點距離事發地點有很長一段路,加上下雨,當日他們走了很久。記者沿著當日的線路體驗一圈,路程近一公里,正常行走大概需要8分鐘。
上午10點多鐘,記者在事發地點附近發現一輛標有“瓊山環衛”字樣的手推垃圾車。根據許凱描述的相關情況,記者和瓊山區環衛局取得聯系。上午11點,瓊山區環衛局第五清掃隊隊長梁愛玉證實了“曾大姐”的身份。梁愛玉說,“曾大姐”名叫曾垂珍,負責國興大道路南、靠近五指山南路路口一帶的衛生清潔工作。
記者對話 “這是件平常事”
7日下午兩點左右,記者和許凱一起,終于在國興大道找到了正在工作的曾垂珍。許凱的出現,讓她感到驚訝。得知記者前來,曾垂珍說:“我做的就是一件平常事,不用采訪我”,說著,她趕緊拿帽子遮住了自己的臉。當他得知許凱是專程前來感謝她的幫助時,曾垂珍說:“小兄弟,你碰上這樣的事會不會幫忙?誰都有碰上困難的時候。”當許凱告訴曾垂珍他已順利找到工作時,曾垂珍說:“趕緊上班去,工作不好找”。
據梁愛玉介紹,曾垂珍在平常工作中表現很好,不僅吃苦耐勞,責任心還很強,與同事的關系也很和睦。“說名字不一定知道,但要說國興大道片區的阿珍,五隊187名隊員都知道。”
梁愛玉說,環衛工上班時間是每天04:30—08:00和12:00—15:00兩個時段。有一次她去巡查工作,已經快到上午8點半了,曾垂珍還在責任區掃地。梁愛玉當時問她怎么還不下班,曾垂珍回答說:“旁邊有建筑工地,風一吹馬路上有很多土,我想掃干凈再下班。”同事吳進娃說,有的同事生病了或者有事請假,曾垂珍經常主動把她們的活兒接過來。
新聞速評
小善舉傳遞正能量
宋亮亮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流傳千年的名言,在文中這位女環衛工身上,再次得到了生動演繹。
這位環衛工很平凡,平凡到連每天都能見到她的商販,都叫不出她的名字;她的事跡也很平凡,按她的話說,“我做的就是一件平常事”。其實,像這樣的凡人善舉,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拾金不昧的“好人面館”老板馬牙古拜,闖進火海抱出煤氣罐的記者李傳華……可就是一位位平凡的人,一件件平凡的事,滲透著充滿大愛的樸素情懷,傳遞著支撐社會發展的正能量。
透過這些凡人善舉,我們可以看到,要想做件好事并不難,有時甚至是舉手之勞。最關鍵的,則是有沒有愛的情懷和付諸愛的行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需要的正是這種情懷和自覺,需要人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去踐行善、傳播愛。
須知道,一個小小的善,對于受助者來說,也許就是雪中的炭。
?
?
相關鏈接:
武漢一足療店勞動節前夕為環衛工人免費洗腳
高校環衛工秀書法驚呆學生 掃地之余常泡圖書館
海口石山村莊現百噸“垃圾山”環衛部門稱已整治過
海口南大橋垃圾中轉站惡臭熏人 環衛局:將每天清洗一次
環衛工撿到錢包還給失主 反遭對方短信恐嚇(圖)
?
?
當天曾垂珍就是用這輛手推車幫忙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