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時42分,參演警力全副武裝,在特警總隊駐地集結等待命令。 |
21時37分,反恐防暴隊員分別乘坐特種車輛行進,行程達100余公里。 |
21時24分,參演警力上空,警用直升機盤旋,隨時準備出發。 |
地點:特警總隊駐地
事件:北京警方進行大規模反恐演練
為提高首都公安機關反恐防暴處突快速反應能力,市公安局昨晚舉行反恐防暴演練,特警、交管、警航、科信等多個部門30余輛特種車參加。
5月8日晚20時30分,參演警力全副武裝,在特警總隊駐地集結等待命令。全部參演車一字排開,嚴陣以待,警用直升機盤旋在車隊上方,隨時準備出發。
21時30分,演練指揮部一聲令下,演練正式開始。反恐防暴隊員分別乘坐特種車輛沿定泗路、京藏高速、上清橋、北五環、西五環方向行進,到達蓮石東路后向西進入西五環原路返回,共行程100余公里。
演練中,兩架警用直升機始終在上空跟隨執行任務,向地面的指揮部同步回傳車隊行進圖像。
據介紹,此次演練由交警帶道車、特警處突車、特警指揮車、防爆處突車、警犬車、依維柯警車、裝甲車、發電車、炊事車、運兵車、水炮車、破拆車、衛星車、拖車及999救護車組成,代表了市公安局反恐的車輛裝備保障水平。
新京報記者 郭超
■ 解析
傅政華夜巡身穿特警作訓服
5月6日晚,公安部副部長傅政華“全副武裝”出現在北京站進行巡邏檢查,與2014年新年夜在王府井大街配槍巡邏的裝扮基本一致,穿的均為公安特警的作訓服,外面搭配北京特警用的戰術背心。軍事評論員朱江明介紹,特警分為公安特警和武警特警兩種,傅政華夜巡穿的這身裝扮是公安特警的裝備。
■ 公安特警部分裝備
特警作訓服 99式特警作戰服
防暴頭盔 保護警務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抵御頭面部受到傷害或其他潛在的傷害(如潑灑腐蝕性化學液體)
對講機 摩托羅拉警用對講機,用800頻道,可加密組網
手套 作用主要在作戰時體現出來,防止手出汗握槍不穩,攀爬時也可以防止割傷手
“馬甲” 學名是戰術背心,兜很多,方便放一些東西,如彈夾、手榴彈、爆震彈等,長期執勤還可以放食物和備用電池
92式手槍 使用的是DAP92式9毫米硬質鋼心普通彈,規格為9×19毫米。是我國目前比較先進的警用手槍
腰帶 分為內腰帶和外腰帶,內腰帶主要用來扎褲子,外腰帶也叫武裝帶,實際上是方便掛各種裝備用的
腿部槍套 作戰部隊通常會放在腰間或者胸口,方便跑動
作戰靴之所以穿長筒靴是為了保護腳踝,給予額外支撐。警用作戰靴和軍用的相比,靴筒會略厚,因為警察執勤站立時間長,靴筒厚對腳踝的支撐更強
腿部護膝 這是在跪地射擊,就地匍匐時對膝蓋起保護作用的
此外,還有催淚噴射劑、強光手電、警用刀具等,這都是執行一般執勤任務時所必需的。 新京報記者 閆欣雨
新聞連連看
全國多地安保升級
評論解析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稱,從目前的現象看,國內面臨的恐怖威脅已經由新疆地區向內地的一些地區擴散,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形勢達到了嚴峻的狀態,這一點我個人認為需要高度重視。
內地特別是大中城市要切實增強反恐意識、提升反恐標準。幾起恐怖襲擊事件表明,隨著新疆嚴打高壓措施取得成效,疆內恐怖分子會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內地。哪一個地區反恐意識薄弱、疏于防范,暴恐活動就有可能在那里發生。內地各省市要加快建立反恐聯系溝通機制,情報信息上互通共享,反恐治恐上相互支持。
從一些恐怖主義活動的發展趨勢看,有一些新動向值得關切。在傷害對象上,以普通無辜的群眾為主;在作案方式上,以普通的生產生活手段為主;在滋事范圍上,從局部地區擴展到不特定的大范圍。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做法,給新時期的反恐提出了嚴峻的課題。“光明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惟有治其根未雨綢繆,打其勢決不手軟,才能滅之于無形,保民眾于安康。
近來發生的幾起危害公共安全的涉恐犯罪,其實施者使用的皆為原始冷兵器。這個現象說明,有意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人,避開了公共場所現有的相關防范措施,采用了難以防查的原始冷兵器。這樣的冷兵器雖然在人身危害后果上不及熱兵器,但在制造社會恐慌心理方面,卻一點也不遜于熱兵器。而即使是“一槍制敵”,也往往是在案件發生且已造成了一定危害后果之后。
恐怖行動倒逼《反恐法》頒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出臺反恐法是勢在必行的事情,“有關方面人士也在制定反恐法,我相信反恐法在年內應該盡快出臺。我們也認為反恐法的出臺會為我們的反恐工作提供極大的支持和保障。反恐法的出臺只能算是依法治國的很大的進展,但是也不能期望反恐法一出臺,恐怖活動就消失了,這一點不現實。反恐法如果出臺,我們依據反恐法,更加全面有效地打擊恐怖活動,也是我們依法治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
?
相關連接
專家:中國反恐需英雄主義 懦弱使恐怖分子更猖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