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4年5月8日
????????——“低價藥”,能“低價”救活嗎?
????????(節目導視)
????????解說:
????????三黃片三毛。
????????記者:
????????有那種小塑料袋的嗎?
????????藥店銷售人員:
????????沒貨。
????????解說:
????????甲巰咪唑治甲亢常用藥三塊五。
????????藥店銷售人員:
????????已經在市場上消失很久了。
????????解說:
????????能治病,甚至能治大病的低價藥都去哪兒了?
????????某藥廠負責人:
????????原來的50多個(中標)基藥產品,現在只能維持29個。
????????解說:
????????發改委今天調整低價藥價格政策,取消最高限價,低價藥能否重生?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醫藥處處長 宋大才:
????????這次出臺的低價藥品政策,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用藥結構,減少高價藥品的使用。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低價藥”能“低價”救活嗎?!
????????張阿姨:
????????像我以前吃的三黃片都是吃那種小塑料包裝的,幾毛錢的。但現在去藥店,有的藥店就沒有。
????????北京市隆福醫院藥劑科副主任 王萍:
????????大概占百分之十點多是短缺藥品,有的藥品經常斷貨,有的藥品是在市場上已經買不到了,很多年買不到了。
????????北京市隆福醫院心內科主任 趙新:
????????比方說我們搶救用的,西地蘭、地高辛、速尿這些藥物,我們要常備,搶救要用。有的時候會采購困難會斷貨,對病人的生命會有一定的威脅的。
????????蚌埠豐原涂山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沈家明:
????????我們這個生產得越多,應該講我們虧損越多。
????????亞寶藥業太原制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楊愛萍:
????????我們最便宜的產品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這個我們100片1小瓶的包裝,出廠價就不到1塊錢,這個沒有利潤空間。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剛才這個短片里面的一些人的觀點應該說是很有代表性的,很多人看完之后會深有同感,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一些既便宜又好用的藥,比如說剛才片子里面說了,比如說止痛片啊,還有青霉素啊,綠藥膏,還有撲熱息痛,你會發現現在在身邊的藥店里面越來越少,而且你要想真能夠買到它們是越來越難了,那就在今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通知,叫做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那么這個通知是不是能夠拯救這些漸漸越來越少的低價藥呢?今天我們就一同來關注。
????????解說:
????????山西太原的張女士每到夏季都會給家里備點常用藥,但是最近她發現曾經的那些既便宜又有效的藥,現在已經越來越難買到了。
????????市民 張女士:
????????像我以前吃的三黃片都是吃那種小塑料袋包裝的,幾毛錢,我一直都在吃。但是現在去藥店,有的藥店就沒有,他們給我推薦的都是這種包裝的,這種又貴,但效果其實是一樣的。
????????太原市某藥店銷售人員:
????????瓶裝的三黃片。
????????記者:
????????這個多少錢?
????????太原市某藥店銷售人員:
????????這個10.8元,這個13.8元。
????????記者:
????????有沒有小塑料袋包裝的那種?
????????太原市某藥店銷售人員:
????????沒貨。
????????解說:
????????其實不僅是幾毛錢的三黃片,還有三塊錢的甲亢特效藥甲巰咪唑,十多元的心臟手術必備藥魚精蛋白、地高辛、阿莫西林等等,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都面臨著短缺,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屬于低價藥。
????????蚌埠某藥房經理 高偉偉:
????????已經在市場上小時很久了(甲巰咪唑)顧客如果想(買)治療這方面的藥物,只有去選擇30多元的進口藥物。
????????解說: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原因?有媒體分析稱相關部門對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的限制,還有藥企在政府藥品招標采購中的惡性競爭,讓制藥企業對低價藥物無力可圖,甚至成本倒掛,成產積極性也降低,當企業因此減產甚至停產時,消費者就只能選擇那些高價藥或是進口藥。
????????沈家明:
????????我們生產越多,應該講我們虧損越多,所以我們原來的50多個(中標)基藥產品,現在只能維持29個。
????????解說:
????????價格低又是老百姓常用藥,有效藥,但偏偏卻又買不到,這樣的情況能改變嗎?就在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份文件,內容是取消280種低價西藥和250種低價中成藥的最高零售價限制,同時規定對低價藥自助定價的范圍是西藥費用日均不超過3元,中成藥費用日均不超過5元,發改委表示出臺這個規定的目的就是要鼓勵藥企生產低價藥,以減輕患者負擔。
????????宋大才:
????????這次出臺的低價藥的價格政策,主要是通過改革低價藥品價格管理的方式,建立一種更加靈敏反映市場供求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用藥結構,減少高價藥品的使用,從而減輕社會醫藥費用負擔。
????????解說:
????????而與此同時國家醫療衛生和價格管理部門還明確,未來低價藥招標采購不再突出強調低價因素,避免藥企陷入比拼價值誰更低的怪圈。
????????華北制藥招商總監 郭利喆:
????????這個政策(新政)呢,對于這個企業的市場的銷售,不一定帶來多好的,多大的一個改善和幫助,但是最起碼能夠對企業的利潤減少一些虧損,甚至有微博的一些利潤存在。自我的產品的造血機能會得到恢復。
????????主持人:
????????我們來看今天國家發改委的這個通知,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兩句話,第一句叫做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價,第二句是在日均費用的標準之內,西藥是不能超過3塊,中藥不能超過5塊,我們來解釋一下什么叫做政府制定的最高藥品零售價格,它的來源是當時國家紀委在2000年的時候發布的,什么要限價呢?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再有就是其他的生產經營有壟斷性的少量特殊藥品,這兩個是大家非常關注的。那么有了這樣一個取消了最高的限價,然后又進行日均的這么一個限價,我們怎么看這兩個措施,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一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劉國恩教授,劉教授同時也是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委員。劉教授您怎么看?首先把峰頂去掉了,您怎么評價?
????????北京大學國家發改委研究院教授 劉國恩:
????????我是這么來理解今天發改委出臺的政策的,第一就是我們發改委作為長期管理藥價的一個主管部門,在響應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加強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背景下,在進行政府職能方面的一個轉型,讓市場的供需越來越客觀的反映一個產品,一個服務,這里指一個藥品的價格的水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么在這個背景下我覺得這個政策本身對一部分的低價藥品,可能有一定的促進它回到市場的一些作用。
????????主持人:
????????這個話怎么講?
????????劉國恩:
????????這個話怎么講呢?就是我們有一些藥品可能以前定的最高的零售價格已經低過于它的生產成本的時候,自然的這些廠家就選擇離開這個市場。
????????主持人:
????????就是別讓人賠了。
????????劉國恩:
????????對的。
????????主持人:
????????所以把這最高價去掉。
????????劉國恩:
????????對,那么這些產品其實在市場上并不是非常的多,有,但是很少,可能不到我們所有產品的10%,那么為什么我們發現很多低價藥品出局的比例遠遠超過10%呢?可能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包括我們各個省在進行二次的政府干預,就是通過超標采購進一步的在國家發改委管控的最高零售價格之下進行進一步的降價。
????????主持人:
????????劉教授我打斷您一下,剛才我們探討的是第一個問題,就是把這個國家的線下的標準取消了,您剛才說是因為實在是有些國家的限價它已經低于這個企業的生產成本了,所以要調,那為什么還出現了均價的調整,就是說我并不是給你自由定價權,我還是要保證一個西藥一天不能超過3塊,然后按照這個日均用藥,中藥不能超過5塊,這又是為什么?
????????劉國恩:
????????是這樣,因為今天上午這個文件說的是發改委關于低價藥品價格的管理的一個條例,所以低價我們要確定一個低價的明顯的標準,我們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種藥品,哪些藥品屬于今天的政策覆蓋的范圍那就確定了一個,它的日均的總的費用西藥不超過3塊,中藥不超過5塊的這么一個兩個杠,那么只要在這個杠以下都屬于低價的藥品,那么屬于低價藥品發改委就不再對它實行最高零售價格的限制。
????????主持人:
????????那您再給我們解釋一下,就是去掉了最高零售價這樣一個峰頂,現在又有一個這個標準,就是日均不能超過這個范圍,那么有人說這是用市場在調節,但是市場在調節為什么政府還要有一個限價呢?這又怎么理解?
????????劉國恩:
????????我們是做了這么一個假定的,就是有些藥品它的供需達到的一個自然的價格,可能低過于目前我們零售藥品價格的水平,那在這個時候,我們確定了最高零售價格可能是有意義的,如果我們的零售價格是低過于市場供需形成的自然價格的時候,它可能就對我們的藥品的供應就起到了一個負面作用,所以我們零售價格的取消對于低價藥品,特別是對于那些低過成本水平的藥品才有意義。如果對于那些藥品的成本本身就在我們這個最高限價之下的話,實際上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主持人:
????????劉教授您簡單的回答我們,就是國家發改委這樣一個政策的調整,更多的是有實際的意義,還是更多的是一種政策的一種像風向標一樣的意義,連我這樣一個主管價格的這樣一個部門都可以放權了,更多的是傳達這樣一種意思。
????????劉國恩:
????????我自己認為他傳達的政策或者政治意義,比實際對于一些藥品產生回到市場這個作用影響可能更大。
????????主持人:
????????好,稍候我們會有更多的問題給您。國家發改委出臺這樣一個通知呢,它是希望讓消費者來說能夠用更低的價錢買到必須的藥物,又希望讓企業能夠按照市場的這樣的一種規律去獲得自己的利潤,這是從主觀來說這是希望有一個雙贏的局面,我們接下來就會去分析這樣雙贏的局面有沒有可能發生?
????????解說:
????????南京數千甲亢病人面臨斷藥,江城甲亢救命藥缺貨半年多,廈門全城買不到抗甲亢藥。這是2013年的夏天,一種專門治療甲亢病的臨床藥品甲巰咪唑在全國多個城市告急,國產甲巰咪唑的通俗名稱為他巴唑,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里的藥品。
????????南京藥店店員:
????????我們2個月已經沒有進到貨了。
????????南京藥店店員A:
????????他巴唑已經斷了有大半年了。
????????解說:
????????他巴唑是國內臨床治療甲亢的首選藥品,早期病人需要不間斷的堅持服藥幾年時間才能治愈,他巴唑因為藥效好,副作用小,價格變異,在南京鼓樓醫院一瓶才兩三元錢,深受患者歡迎。然而從2013年4月開始,這家醫院的他巴唑就出現了斷貨。
????????南京鼓樓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陶祥:
????????很著急,通過很多途徑去尋找這類藥物,但是也沒辦法。
????????記者:
????????他們都怎么說呢?
????????陶祥:
????????醫藥公司給我們的答復就是廠家不生產了。
????????解說:
????????當時大多數的生產該藥品的企業已經停產,即便是還在維持生產的企業也表示一旦有利潤更高的新產品投產,主要的生產線就會轉移到這些新產品中,因為維持廉價藥的生產的確有難度。
????????在我國從2009年起發布,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規定基本藥物省級集中招標采購,他巴唑作為基本藥物目錄里的藥品之一,在各省區市都是由招標定價,這種定價方式被一些業內人士視為鼓勵企業低價競爭。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 于明德:
????????他們是唯低價是取,誰的價格低我就買誰。
????????記者:
????????這個并非是企業報的價。
????????于明德:
????????是在這個原則的逼迫下企業報的價。
????????解說:
????????到了2013年的年底,全國各地甲亢病有求藥的呼聲越來越緊急,而在當時18家生產此藥的企業卻有九家已經停產。
????????記者:
????????他巴唑現在還生產嗎?
????????藥廠工作人員:
????????沒有,不生產了。我們現在是沒有原料的問題。
????????解說:
????????困局一直持續到現在,就在近期記者在安徽蚌埠采訪發現,甲巰咪唑在當地各大藥房的庫存一直為零。
????????高偉偉:
????????治療甲亢的甲巰咪唑,它的零售價在3塊多錢,其實呢治療甲亢的效果是很好的,一直以來也很常用的一種藥物,但是由于關生企業的成本原因,它最近已經在市場上消失很久了。
????????解說:
????????甲巰咪唑出現斷藥危機,在基本藥物目錄里并不是第一個,甚至是一些不可替代型的藥品也一睹出現了生產企業越來越少,藥品緊缺的現象。魚精蛋白對于那些在心臟手術中,采用了體外循環的患者而言術后必須使用。然而在2011年從北京到廣州,從山東到四川,多家醫院表示多例心臟病體外循環手術,因為缺少魚精蛋白而被迫暫停、推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十幾種的速度消失,從2004年開始因為斷貨而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廉價藥就有十種,平均一年一種。
????????主持人:
????????這些年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關于調整藥價的政策,就是希望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講,希望讓老百姓能夠不用花那么多的錢在藥上,但是就像剛才我們短片所說我國的廉價藥品正以每年十幾種的速度在消失。就我自己為例,前一段時間我感冒了,想買一種要叫撲熱息痛,結果去藥店里面找了很多都沒有賣這種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便宜才一兩塊錢一包,那接下來我們就要繼續連線劉教授,在國家不斷出臺一系列的政策的情況下,為什么老百姓常用的藥,比如說剛才我想找的那個撲熱息痛,我要找很多家藥店,跑很多家藥店,最后在特別不起眼的角落人家才給我賣,那為什么會中間出現這么大的這么一個差距?
????????劉國恩:
????????我打個比方,我們現在還在市場上能夠買到一塊二毛錢一碗面條嗎?買不到了,我們的原料,我們的人工的價格都漲了,所以如果我們希望這些老百姓常用的藥品還繼續留在市場上,我們政府通過行政管制對它價格管控到它生產成本以下,自然的必然的會使得這些藥品出局,所以我們政府相關部門在對價格進行管制的時候,確實要考慮到客觀因素的存在,發展階段的不一樣,投入要素也不一樣,投入成本不一樣,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政府還是那么機械的,不考慮投入成本的,進行價格的管制,初衷是好的,但客觀上一定是起到把這些藥品逐出市場的一個結果。
????????主持人:
????????那您的意思就是說,這種限價反而會使得我們有可能再也買不到這種低價藥了。
????????劉國恩:
????????因為我們今天中國已經進入到人均6000美金的發展階段了,所以我們對藥品和千千萬萬的產品服務的價格,要動態的,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我個人是堅持這個觀點。
????????主持人:
????????這是一個,另外我們要關注一個現象,就是有這么一個遠大制劑分公司,他們算了一筆賬,他說他們在市場上賣的一種抗生素,實際上中標價是0.816元,但是這個比如這100毫升,但是礦泉水510毫升,賣價是5.4元,那他們這么算了一下,也就是注射液的生產工藝規范要比礦泉水嚴格的多的情況下,但是價格賣不過礦泉水,您覺得這是什么原因?
????????劉國恩:
????????你舉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生動,我們一瓶礦泉水賣到3塊、4塊,它反應了中國今天的社會、經濟、投入要素的成本,它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工序決定的所謂均衡價格,所以他有充足的產品在市場上。我們青霉素比如說大多數地方是賣到幾毛錢,這個四毛錢青霉素的價格相當于我們30年前在賣同樣的青霉素的價格,可是我們30年前的所有東西的價格在今天都已經消失了,所以要么我們要接受沒有這些非常低廉藥品的一個事實,要么我們就要把價格放開,讓它去體現,它來反應市場生成這些藥品所必須要補償的增加成本的必然的結果。
????????主持人:
????????好的,謝謝劉教授。就是對于中國的藥品價格的調整,如果算下來的話將近20年的時間了,在這20年的時間里面,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繼續往下看。
????????解說:
????????只要稍加梳理就會發現,近20年來政府在不斷出臺措施,加大對藥品價格的調整力度,1997年至2000年有200種藥品納入政府定價范圍,2000年至2005年擴大至1500種,2005年以后又擴大至2400種,到了2007年政府的藥品限價政策已經走過了十年歷程,先后出臺了23批次的藥品降價方案,累計涉及1500種藥品,盡管第一個十年政府對藥品降價政策的決心和力度都很大,但市場卻很難感受到降價的效果,癥結在哪呢?
????????播音:
????????由于目前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規定,政府定價以外的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于是生產企業將體內損失,體外補,導致政治定價之外的藥品價格大幅攀升。此外藥品降價后低價藥消失和藥品招標僅僅停留在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導致質量下降等也是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熱點問題。
????????解說:
????????在2007年的全國兩會,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馬凱也做出了這樣的表態。
????????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 馬凱:
????????就價格論價格,群眾的問題還解決不了,群眾得到實惠還是有限。
????????解說:
????????再看第二個十年,政府開始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在2009年公布了國家基本藥物的零售指導價格。
????????播音:
????????與先行規定價格比有45%的藥品降價,有49%的藥品價格未做調整,只有6%的短缺藥品價格有所提高。
????????解說:
????????此次基本藥物價格的制定仍采取的是有降有升,有維持的方針,對于價格相對偏高的品種,壓縮不合理的營銷費用,加大降價力度,對供應存在短缺現象的品種適當提高價格,這一次有140多種藥品得到了提價許可。
????????播音:
????????提價品種都是各方面普遍反應,因價格低廉出現短缺的藥品,提價的絕對額較小,目的是鼓勵企業生產,保障供應滿足臨床需要。
????????解說:
????????而到了2010年,國家發改委再次推出四大措施,整治虛高藥價。
????????解說:
????????對屬于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加強市場購銷價格調查。對政府指導價藥品加強成本審核,建立基本藥物動態調整機制,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等。
????????解說:
????????而到了近幾年國家發改委又多次調整的部分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
????????播音:
????????國家發改委在今日發出了通知,決定從9月1日起降低部分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
????????播音A:
????????記者今天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從2月1日起國家將調整呼吸、解熱鎮痛和專科特殊用藥等藥品的最高零售限價。
????????解說:
????????再有三年政府的藥品限價政策就要走過20年的時間,多年來我們一直把重點放在政治藥價虛高上,如今面對低價藥出現的新問題,我們又該做出什么樣的調整呢?
????????主持人:
????????時間關系,我們請教劉教授最后一個問題,如果從站在國家的角度,真想要讓老百姓能夠繼續享用既便宜又高效的藥,通過市場能不能解決?
????????劉國恩:
????????我想通過市場手段是解決不了的,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政府的公共財政之手去舉辦相當數量的政府全資托底的藥廠,讓它賠本經營,政府公共財政來兜底,那么我想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主持人:
????????您的意思就是說要用公益事業的這種角度,來解決低價藥的問題。
????????劉國恩:
????????是的。
????????主持人:
????????好,感謝劉教授,也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