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輾轉得知,51歲的余躍海為內江市市中區白馬鎮雙河村人。昨(13)日早上,記者前往內江白馬鎮,當地村民介紹,20年前的余躍海曾是內江七初中教導政治課的教師。當年和他共事過的老師印象中,這是個性格溫和,處事大方的人。后來的余躍海下海做起了生意,一時發跡,“回到學校,多遠就開始發煙,比我們的煙抽得好。”
再往后,余躍海徹底辭去了老師的工作,在內江城里帶過幾年。在這段日子里,因工作和他相識的人,并不叫他余躍海,而叫他余鷹。在他們的印象中,當年的余躍海是個講究體面的人,但他也是內江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里涉嫌卷款潛逃并與女學生鬧過緋聞的人……
他曾是一名老師
20多年前曾是一名老師 后來下海辭職
上午11點左右,記者到達內江市市中區白馬鎮雙河村。通過當地村民,記者了解到,大約20多年前,余躍海曾是內江七初中的一名教師。內江七初中就在雙河村村委會的附近,校園圍墻外有一樁白色的樓房,據說曾是余躍海當教師時住過的教師宿舍樓。記者輾轉找到了當年和余躍海共事過的老師廖永湘,如今廖永湘已經退休。據他介紹,余躍海曾在內江七初中教書十多年,主要教授政治課,"但后來他下海去做生意了。"
據廖永湘介紹,余躍海已離開雙河村多年。在廖永湘的印象中,當年的余躍海是一個性格非常溫和,說話輕言細語的人,“大概1米7左右,比較胖。”廖永湘說,余躍海最初下海那幾年,回學校的時還是蠻大方:“多遠就開始發煙,比我們的煙抽得好,后來有次聽人說他去搞房地產生意。”但自從余躍海離開學校后,幾乎就與大家斷了聯系。聽說余躍海涉嫌宜賓公交車燃燒案件后,廖永湘表示很吃驚,“不相信啊,不曉得他有啥子想不通。”
在廖永湘的印象中,當年的余躍自師范畢業后就來到學校當老師,住在學校旁邊的教師宿舍里,是個穿著打扮體面的人,“他當年不怎么多事,感覺是個很不起眼的人。”后來,廖永湘知道余躍海在校期間結過婚,但幾乎沒怎么見到過他的老婆孩子。
目前還在內江市中區第七初級中學任職的教師張克榮,也曾與余躍海共事過,“聽說他離開學校后,離過一次婚。”因為事隔多年,張克榮記不起過多細節,但他也記得余躍海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在學校期間跟其他人沒有過節。
中午,內江市市中區政府新聞辦通報情況稱,據查證,余躍海1989年8月—2004年9月在內江市第七初級中學校任教。
曾用名"余鷹"?
相識人眼中:余躍海曾用名余鷹 穿著講究混得體面
隨后,記者在內江城區也發現了余躍海曾經的足跡。原來,余躍海曾經在內江城里還有另一個名字—余鷹。
一位姓梅的先生從警方公布的照片一眼認出了余躍海,他拿著拿著照片反復看了幾次,他有些疑惑,“這人和我20年前認識的一個人好像,但他當年不叫這個名字。”梅先生通過當年的另一位朋友,再次確認了照片里這個叫余躍海的人就是當年的余鷹。
1993年的下半年,因為工作,梅先生認識了余躍海,“當時他的名片上好像寫的什么信息公司。”在和余躍海打交道的那段時間,梅先生記得,他襯衣荷包里總是裝著一包紅塔山,“那個時候,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收入好像也就100元。”梅先生說,那時候抽得起紅塔山的人算是社會上混得比較體面的那一撥人,“當時,他們公司的地點在內江市市中區玉溪路上。”
在梅先生的印象中,每次見到余躍海,他穿著打扮都比較講究,“他性格比較開朗,口才非常好,說話的時候喜歡做手勢。”
梅先生記得,余躍海曾和朋友一起開過公司,但不久后,經營不善公司關閉。余躍海和朋友關了公司,都改了行,"他(余躍海)后來到了當年的內江市希望職業技術學校任招生辦副主任。"和余躍海相處的時候,梅先生覺得這人十分大方,茶錢酒錢都爭著付。
負責招生期間或曾卷款潛逃 還與女學生鬧緋聞
隨后,記者又聯系和這個"余鷹"打過交道的譚先生,他也從警方公布的照片認出了余躍海就是當年的“余鷹”。
“他當時確實用余鷹這個名字。”譚先生也記得,余躍海去內江希望職業技術學校前,余躍海曾和一位姓黃的男子是好友,“兩個人一起賣涂料,但他們經營不善,涂料公司很快倒閉了。”譚先生說,在售賣涂料期間,余躍海的前妻與之離婚。
這之后,余躍海到了內江希望職業技術學校負責招生工作,“他專門負責宜賓這塊的招生。”譚先生記得,余躍海在該校期間,曾與一名宜賓來的女學生鬧過一段緋聞,當年一度傳得很轟動,“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
后來,譚先生還聽說過該校另一件關于余躍海的事情,“聽他(余躍海)的一個同學說,他有一段時間在宜賓招生時,卷走了7萬元,聽說后來是去了廣州。”譚先生說,時任內江希望職業技術學校校長的劉志和還因為這件事情報過案。和內江七初中余躍海的老同事印象不同,譚先生對這個曾用名“余鷹”的人印象并不好,“比較油嘴滑舌,是個干正事庸才,干壞事的將才。”所以對余躍海涉嫌宜賓公交車燃燒案件,譚先生并不吃驚。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